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评论文集 > 本网评论员 > 郁郁乎文 > 正文
中经搜索

1982:改革开放事业新的理论表述

2008年12月08日 15: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郁郁乎文

    专题: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述评之1978  1979 1980 1981

 

    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邓小平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在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他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法的提出,标志着改革开放的理论表述已经有了新的高度,也标志着改革开放的思路更加清晰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说法,肯定了改革开放只能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不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开放不会,也绝不容许违背社会主义的方向。

    因为,历史经验和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是最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才能获得全国人民最广泛的认同和拥护。只有坚持不背叛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保证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不受侵犯,才能保证全国人民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因此,向全国人民说明,改革开放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就能最大程度消除少数人的疑虑,避免关于改革开放姓社姓资的无谓争论,排除改革开放没有必要面临的障碍,集中全国、全党的精力,投入到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说法,其关键还在于“有中国特色”这几个字上。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没有可以照搬照抄的建设模式,必须要适应具体的国情和民情,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

    在建设社会主义上,我们曾经走了弯路,固然是缺少经验的结果,固然是学习所必须付出的成本,但是,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中国国情,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上的、苏联建设所使用的经验和模式照搬照抄到中国,也是遭受挫折的惨痛教训。

    而改革开放的事业,就是要重新摸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这个道路必须和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起来,必须打上鲜明的中国烙印,才能走得下去,才能走得通。改革开放就是摸索这条道路的过程。

    这个理论表述,还确认了改革开放是连续和不间断的过程。

    这是因为,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国情是一个连续和不间断的过程,同时国情也处在不断变化的中,重新认识和把握不断变化的国情则更是一个连续和不间断的过程。

    这个理论表述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指明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那就是:既然中国的国情是不断变化、不断被认识的,那么,改革开放的唯一方向,就是永远适应国情的变化,永远体现中国特色,永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中国共产党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都正确的遵循了这一原则。

    1982年,就是这样一个赋予改革开放以崭新理论表述的年份,这样一个保证改革开放不间断,决定改革开放正确前进方向的年份。

    因此, 1982年,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年份。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