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改革开放30年系列述评之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南极,一块遥远而神秘的土地,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冰川雪原,常年温度在零下25℃以下,气候变化无常。八十年代初,南极对于十亿中国人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它不是我们向往的旅游胜地,更不曾作为影视作品的故事背景。南极,人们只知道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有"白色大陆"之称,仅此而已。
中国第一次对南极进行科考是在1980年。当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国内许多行业需要发展,我们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国内经济建设上,对于南极的探索,只能是简单地考察了一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已经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40多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如何对南极进行科学性研究,利用南极的丰富资源造福自己的国家,乃至全人类,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课题。而中国在这方面已经是一个"迟到者"了。如何在南极建立一个中国的考察站,显得迫在眉睫。
南极这块地球最南端的大陆拥有很高的科研价值。那里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煤、铁和石油的储量为全世界第一。南极的气候及气象、极地冰雪、低温生物、海洋化学等等,都成为人类对这片土地关注的焦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科技实力不断提高,中国科研人员对南极的认知程度也不断加深。对南极进行更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不仅仅有其科研价值和意义,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中国,已经具备了这种综合实力,而且要向全世界证明这一实力。
时隔五年,1985年,中国人再次登上这片神秘的土地,人数已经从当初的两个人增加到591人。这么庞大的队伍来到这片土地,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南极建立一个属于中国人的科研站。从最初的选址勘察到动工建设,科考队经历了重重挑战。1985年2月20日,这支南极科考队建成了中国首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并将其正式命名为"长城站"。长城站的建立使我国在南极事务上的国际地位有了一个质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在《南极条约》中发表自己意见和对各项事务进行表决的能力。
长城站的建立,使我国在南极问题上变被动为主动。1985年3月20日,世界气象组织正式接纳中国南极长城气象站为世界气象观测站之一。这标志着我国建设的第一个南极考察站第一次赢得国际认可。当时,长城气象站的设备已经达到了国际标准水平。当年10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13次《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上,中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而在此之前,中国在《南极条约》中的身份还只是一个没有表决权的缔约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一个人口占全世界四分之一,国土面积全球第三的国家而言,是一种"屈辱"。长城站的建立,让我们彻底摆脱了这一"屈辱"。
在国际上,一个科考站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国力,任何一个国家的极地考察活动及其在极地建立的考察站的水平都是国家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的体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科研机构的投入逐渐加强,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又给了科研机构以物质上的保障,使我国科研人员对南极科考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共同成就了长城站的建成。
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的建成,弥补了我国科技事业在极地研究上的一项空白,为我国将来对南极进行系统的考察、科学性的研究创造了条件;为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和平利用南极造福于全人类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