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改革开放30年系列述评之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想唱就唱,要唱的漂亮,就算这舞台多空旷,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旋律一起,大家立刻就会想到《超级女声》。
《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在2004年推出的大众歌手选秀比赛,旨在找出优秀的平民偶像歌手。这档节目的全民参与度和收视率在当时都创下了极高的记录,同时它也引领了国内选秀节目的热潮。“超女”对社会的影响已超出了娱乐范畴。“海选”、“PK”等民主选举词汇在社会上也迅速流行,更有人认为“超女现象”就是所谓的“娱乐民主化”。
当时,这档节目的选秀开办了5大赛区,共有15万人报名,经历了长达半年的海选、PK、决赛,节目高潮迭起,不断地创造出奇迹般的收视率。一批批平民偶像新鲜出炉,一群群疯狂的粉丝又是街头拉票又是网上铺天盖地的“口水战”……这场从一个中部城市开始的音乐选秀,创造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神话,出人意料地演变成了一场几乎全民参与的狂欢。
一档节目火了之后,必将出现一批效仿的节目,这是国内娱乐节目惯有的发展模式。2005年,当“超女”创造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民偶像李宇春时,选秀类节目进入到全民狂欢的高潮阶段。随后,全国50余家电视台纷纷模仿开办选秀节目,如《梦想中国》、《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绝对唱响》、《第一次心动》……但这些节目都只是套用了《超级女声》的路子,采用平民海选参与、观众评比造星的方式进行,没有任何推陈出新的地方。
据统计,到2006年全国大大小小的选秀节目有将近100个。在这一连串的选秀轰炸之后,观众也迅速进入了审美的疲劳期。另外,面对娱乐节目之间日益加剧的竞争,很多选秀节目为了提高其收视率,不惜牺牲节目的形象和品位,内容也愈加低俗,在社会上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随着2007年广电总局的选秀限制令的到来,选秀节目的热潮也迅速落了下来。
从2004年开始发展起来的“超女”,包括2005年的李宇春、2006年的尚雯婕,到2007年的“快男”陈楚生,一直在为中国打造最具影响力的草根偶像。虽然08年《超级女声》没了动静,选秀节目也走入萧条。但在冷落了一年后,2009年1月份,湖南卫视又将重启《超级女声》,他们已向广电总局方面递交申办“超女”报告,如果批文能如期到手,计划今年的4月初就又可以启动海选。今年的“超女”会达到当初的效果吗?我们都无法断言。
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唱的漂亮!如歌词里所写的一样,“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就算这舞台多空旷,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这份勇敢参与的精神还是值得人们称道的。
从风风火火的选秀潮到七嘴八舌的议论声,《超级女声》让普通人成了明星,让观众融入了选秀的悲欢离合中。从《超级女声》里,音乐家们听出了“海豚音”,商人们看到了金钱,社会学家们看出了“中性化”,数以亿计的普通电视观众们则从中得到了快乐和欢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