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走出“网络泡沫”阴影

2009年02月06日 22:2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冯兴

 专题:改革开放30年系列述评之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2001年,对中国互联网企业而言,既是最艰难的一年,也是充满机遇的一年。

    前一年的4月,以科技股为代表的NASDAQ泡沫破灭,曾经风光一时的“.com公司”大量倒闭。在2000年下半年的时候,市场上开始流行一种说法,叫作“网络泡沫”。

    全球互联网产业进入了“严冬”,“多米诺骨牌”效应带动IT产业整体下滑,市场一片低迷。2001年6月,在那个网络泡沫破碎的季节,王志东也离开了新浪。

    2001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衰退迹象,即使一些老牌的信息通信(ICT)企业,像朗讯、阿尔卡特等也纷纷裁员。据进行此类统计的Webmergers.com介绍,“.com企业”的倒闭在2001年第二季度达到高峰——按年度进行比较的结果,2000年倒闭数为225家,2001年则为537家。

    所有这一切使许多人产生了对网络高新技术产业前景的悲观看法,但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回顾历史,事实上,一个世纪以来,所有新技术新产业都会经历一个短暂的振荡期,而在振荡过后,新技术新产品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才会慢慢显现出来。

    同样,根据Webmergers.com的统计数据,2001年12月,“.com企业”的倒闭数量只有21家,减少到同年5月高峰期时(62家)的约1/3水平。两年以后,泡沫破灭的狂风暴雨终于开始收敛。

    在网络泡沫时期,人们似乎只关注到了少数几个大型“.com企业”,似乎互联网企业总体上已经绝迹了。其实,今天看来,当时的感觉只不过是一个错觉,相反,众多因特网企业反而在严酷的环境下练就了顽强的生存本领。

    这些得以生存的企业自然有其生存下来的合理理由,违反常识的行为在任何行业都不可能长期存在,即使是在因特网企业中也同样是行不通的,最终生存下来的估计还是那些不为泡沫所迷惑、持续进行合乎常理的经营活动的“.com企业”。

    实际上,网络泡沫是对互联网企业的一次合理“清洗”。曾有人就说过,网络泡沫都是资本惹的祸!然而我们深入一步反思就会发现:泡沫的真正“吹鼓”者还是互联网企业自身。

    早在前几年,互联网“疯狂”发展背后的基本脉络就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这其实就是在风险资本催化下的一场全社会“烧钱”运动——编梦、融资、烧钱、上市、再烧钱……

    一方面,网络经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资本需要“.com”的创造;另一方面,好的概念能够打动投资者的心,从而为“.com”在股市中募得大量资金。“.com”就这样在高烧中用概念代替了经营。

    于是,社会分工被淡化,客户与竞争对手之间的界限模糊了,整个产业形成了“各自为王”的格局和低层次重复建设的现象。

    反思当时的互联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能忽略——互联网“工具”的过分神化与“主体信息化”的滞后。互联网只是网络经济中的一个工具,而不是网络经济的主体,它并不能主导、主宰社会经济——这是当年网络泡沫带给我们的一个惨痛教训。

    2001年的淘汰、收购与重整后,网络产业开始蓄势待发,并在以后的几年里不断开启着新的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泡沫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那只是走向成熟之前的一条必经之路。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