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个体经济的发展盘活了就业难题

2008年12月01日 14:52   来源:中国经济网   铛铛

    1980年,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初期,由于农业经济制度创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五六十年代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在此转型时期纷纷进入劳动年龄,结果出现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谋求工作岗位,而当时国有企业及其他国有部门的吸纳能力却十分有限,形成了大量失业人口,其中绝大部分是失业青年。就业成为日趋严峻的问题,寻求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成为当时最为迫切的任务。

    为此,198082日至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会议对造成年年有大批需要就业的人等着国家分配等情况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必须逐步做到允许城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流动;在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上,打破由国家全包的老框框,实行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大力扶持兴办各种类型的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合作社;鼓励和扶持个体经济适当发展。



    由于个体经济分布面广,技术简单,劳动密集度高,可以吸纳得了大量的从事简单生产的劳动力,包括从传统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新增劳动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等。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失业问题和由此而引发的综合社会矛盾。所以,个体经济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相关领导部门在政策上的扶持。



    正是在这些背景条件下,从那时起,我国的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1980年的18日,深圳成立了深圳特区房地产公司。这是深圳特区第一个与港商合作,组建深圳第一个也是惟一的房地产公司;到了同年的930日,位于北京东城区翠花胡同43号的悦宾饭店开业,这也是我国的第一家个体餐馆;10月,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春先等7名科技人员率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民营高科技企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些个体经济的先行者们,在改革伊始,以自己的胆识和魄力,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多元化构成和后来的稳定飞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拉动力,个人资金投入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整个社会的资本构成、资本运作和资本的再积累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个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在充分调动社会各项资源、以及加快生产力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