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粮食市场迈向商品经济走出重要一步

2009年01月09日 19: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重阳

 专题:改革开放30年系列述评之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1991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调整粮食购销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1991年至1992年度,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粮食包干指标,按1990年度计划略加调整,继续执行两年。在此期间,全国粮食定购数量每年保持500亿公斤不变。通知要求改变平价粮食销售范围过宽、数量过大的情况,通过压销,逐步做到国家定购与平价销售数量大体平衡;从1991年度开始,平价食油销售只保城镇居民定量油和军供用油,其他各项用油改为议价供应或市场调节。

    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在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可能上涨;而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下降。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而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市场价格,除了受供求关系影响以外,还会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波动,这就是影响商品市场价格的两只“手”——供求关系是一只无形的手,它影响商品市场价格是迅速而直接的;而相比之下,宏观调控的影响就稍显滞后,但影响的结果则可能更为持久,也更为稳定。

    总是通过政府来指导市场价格是不妥当的。真正的商品市场价格就是应该以商品价值为基础,受供求关系影响而波动。1991年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开粮油价格,就是希望通过更为直观的晴雨表——市场供求关系来直接影响价格,使粮食真正成为一种商品,使粮食市场成为真正的自主运营的市场。通过市场决定粮食的收购价格,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应该说,以市场的手段来引导商品的质与价,才是真正的市场行为。

    1991年,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开粮油价格,促使整个农业领域逐步进入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市场上农场品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农业成为产业,农产品成为真正的商品,是推动我国粮油生产走向全面市场化的重要一步。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