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们可能会变成"四十大盗"?

2007年10月23日 12:33   来源:中国经济网   北方朔
    全球股票市场均不同程度大幅“跳水”,中国香港股市昨日更是暴跌1091点。但是首次赴港IPO的阿里巴巴却逆市上调了股票发行价格,从10-12港元上调为12-13港元。(10月23日《北京商报》)

    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了,而且火爆异常。据说,阿里巴巴融资金额将有望突破17亿美元,超越Google在2003年8月创造的16.7亿美元的纪录,一跃而成为全球互联网最大规模的融资事件。对于股市和互联网来说这都是好事一桩,由来已久的“网络经济”的说法,究竟是怎么由“网络”演变成“经济”的,与其说是阿里巴巴再次给出了答案,毋宁说是马云再一次给出了答案。

    阿里巴巴令人震惊的举动也许并不限于股市上的风生水起,在中国中央电视的新闻频道中,阿里巴巴的电视形象广告已经配合着当下中国的政治会议新闻而闻名天下。曾经经历过1999年——2000年中国网络“烧钱高峰”的业内人士惊呼,“当年网络烧钱就是这样感觉”。

    不得不说的是,今非昔比了,当年“烧钱”的盲目和当下“烧钱”的引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就是当年那些网络精英们叫嚣着要进入美国股市才将“纳斯达克”送入到中国人的耳朵中。最朴素的市场规律是投入换来产出,当年的中国网络门户们只有让资本投入的份儿,不见产出在哪里。“烧钱”之说由此而来。大浪淘沙似的潮起潮落之后,中国网络业在几次沉浮中冷静了许多,中外资本市场也看透了中国网络的本质,早已不再冲动了,存留下来的各类商业门户网站就像电影《地道战》中的台词一样——“都有各自的高招”。

    现在的网络“烧钱”,事实上都在获得了较高的产出后的一种投资行为。商业门户网站的影响力渐次圈定了固定网民后,现有的任何商业动作都是在马太效应作用下的增值动作。

    阿里巴巴在坚挺过中国网络最艰难的时段后,马云的野心得到了时代的回报,阿里巴巴在拥有淘宝、中国雅虎后,无论舆论如何评价马云,他都已经掌握了“芝麻开门”般的发财密语。同某商业门户网站的创始人喜欢出现在时尚界、登山界、娱乐界一样,马云出现在“赢在中国”电视秀场中化身资本市场神话中的白马王子,星光熠熠的背后目的还是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在中国IT界内,马云并是不个案,阿里巴巴也不是个案。中国的马云们“烧钱经”已经不再停留在“忽悠”风险投资资金的时代了,“先入为王”的互联网法则隔绝了后来者的发财梦,在股市上圈钱,在公众事件、媒体上“烧钱”也就顺理成章了。

    检视中国互联网业界的风平浪静,并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做大”之后的互联网企业垄断了相应的资源渠道,对互联网用户来说不见得就是好事,当你觉得你已经离不开某个网站的时候,“阿里巴巴们很有可能会变成四十大盗”,从这个意义上考虑,《反垄断法》还是尽快出台的好。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