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本土“模特”羞羞答答地登台

2008年12月04日 2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阿波罗

 专题:改革开放30年系列述评之1981 1980 1979 1978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大街上一片灰蓝。由于物资短缺,节俭和朴素就被推崇为美德。“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很多人家的着装观念。即使有些颜色鲜艳的衣服,也被严严实实地裹在外套里面。在那个年代,美是被藏着掖着的。人们在穿着打扮上的正当追求往往被看作道德上的越轨和生活作风上出现了问题。多少年过去了,人们的眼睛已经在同一个颜色中渐渐疲倦了。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的时候,衣服,这个曾经无足轻重的角色,成了美复苏的重要出口。

    1981年,改革开放进入了第四个年头。当时代开始变化的时候,人们的服饰也开始变了。这一年,上海友谊电影院里的一场时装表演引起了轰动。这是新中国首场由国人自己组织的时装表演。

    两年前,国际时装大师皮尔?卡丹率8位法国模特和4位日本模特到北京和上海进行时装表演。跳跃的颜色、晃眼的女模特,让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中的人们感到有些“眩晕”。如果用今天时髦的词来形容,那绝对是“雷”到了。

    显然,皮尔?卡丹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获得广阔的市场,因为它太昂贵了,不可能成为普通民众的消费品。当时,中国的服装行业属于轻工业部下的一个处管理,棉布是由国家控制的统购统销产品,每个人每年只有16尺布票。与其说皮尔?卡丹是在展示时装,倒不如说是在传播一种“美学概念”,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与追求。继皮尔?卡丹之后,日本和美国的时装表演队相继来到上海进行了表演。

    1980年的电影银幕上出现了一对在庐山上热恋的青年,这部展现美和纯情的电影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温馨感情。就在第二年——1981年,片中女主角的扮演者张瑜同时获得电影金鸡奖和百花奖的最佳女演员奖。她在影片中穿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缤纷的色彩、奇异的式样、富有个性装束打扮,给这一时代的变化镀上了最鲜明的印记。

    上海滩素来领全国时尚风气之先,一场场外国人办的时装表演让业内人士大开眼界,中国时装界一件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大事正在酝酿之中。

    上海服装公司一些领导看了这些演出后,萌发了也组建一个时装模特队的想法。向上级汇报后,得到了批准。就这样,1980年底,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悄然诞生。这支时装表演队的首批模特全部是从服装公司下属78个企业近3万名职工中挑选出来的,12女7男共19人,他们有的中学毕业直接进厂当工人,还有的曾经上山下乡,提过锄头,扛过镰刀。然而,对于西方惯用而中国人从未接触过的“模特”这个词,上级领导还是有意见,觉得“模特”是外国的称呼,有点低级趣味,所以就改名叫“时装表演演员”,强调业余性质、男女混杂,以及“纺织工人”的身份。

    时装模特队有了,但表演仍局限于“内部演出”,并实行三不政策——不报道、不拍照、不录像。而上海服装公司成立时装表演队的初衷,也只是想以此增加内销或出口的订货量。这个目的无疑是达到了。一场又一场的表演,吸引了很多经销商来观看,演出以后,纷纷同服装公司订货。结果,仓库里头的积压货品——大约价值60万元的格子、条子布全都销售一空。

    时间走进了1981年。2月9日晚7:30分,新中国首场本土原创的公开的时装表演在黄浦江畔的上海友谊电影院(今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序幕,整场表演进行了70分钟。当天发生在后台的一件事颇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观念,以及突破的艰难。

    女模特徐萍在演出中被安排穿一件单侧露肩晚礼服,她的父母听说后立刻气愤不已地赶到后台,表示“这种袒胸露背的衣服,我们女儿不能穿!”眼看登台时间临近了,领导只好尊重家长的意见,做出妥协,把原本拖在地上的带子缠到徐萍的肩上,以便在背对观众时可以部分地遮住后肩。

    演出非常成功,这场开天辟地的时装演出也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看了演出的外商们纷纷争相订货。

    然而,社会上还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非议:“还不是奇装异服加美女?”“‘暴露’太多,有失体统!”……关于奇装异服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议论,一直牵动着当时人们的神经。1981年8月4日,《中国青年报》发起了关于什么是美,什么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的讨论。在发起的一周内,收到了几千封信,有对于奇装异服的不满,更多的是青年人认为衣着由自己决定的坚持,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这种提法,已经渐渐退出了大家的视野。

    两年后,为配合全国五省市服装鞋帽展销会,时装表演队获得了进京演出的机会。这次上海十几名俊男靓女轮流换穿185套时装的演出,十分成功,一举轰动北京。一夜之间,他们的名字占领了各大报刊的显著位置,海外媒体更是将这场演出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象征。国际服装工业联合会访华团的成员惊呼:“毛的女儿穿上了时装!”

    几个月后,这支时装表演队又走进中南海小礼堂演出了两场,有13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至此,时装表演在中国获得了高层的首肯。这次演出令这第一代的时装表演队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人民日报》上刊登了《新颖的时装,精彩的表演》一文,介绍他们的演出。后来,根据第一支时装表演队的故事还拍摄了一部电影《黑蜻蜓》。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誉。

    时至今日,我们回头来看,中国与世界接轨,首先不是在思想理念上,而是在生活方式上。美的法则离生活最近,我们在追求发展的时候,切记不要忘记美与美的生活。一个输出商品的国家,实质是输出劳动力的国家,而一个输出美的国家,则是输出创造力的国家。创造力是一种自由表达的能力,是一种基于审美、欣赏美而走向创新的能力。

    现在,时装表演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模特这一职业也不必再改头换面,羞羞答答,它已经发展壮大,门类齐全,成为了时尚的风向标。女模特家长冲进后台阻挠表演的故事,今天听起来已不再沉重,也许当事人都会对自己当年的言行感到好笑,那已经无可逆转地成为了一个远去时代的记忆……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