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师德”何去何从

2009年10月24日 08:35   来源:解放日报   彭 薇
    近日,某地推出全国首个学校智能绩效考核管理系统。与以往考核不同,润物细无声的师德开始“以量计算”。这一举措一时间引来诸多争议。

    这套系统中,师德是首要考核指标,总分为25分,占到老师绩效考核总得分的1/4。师德考核更是细化到10项量化标准,包括“体罚、变相体罚造成严重影响的”、“以权谋私造成重大影响的”、“黄赌毒情节较为严重的”、“出现乱收费现象的”等,并提及每违反一项,视情节轻重扣5到25分,后果严重者取消当月奖金。从技术层面看,利用这套系统,可以方便地给出具体师德得分,从而破解困惑中小学的将师德与绩效工资挂钩的难题。可是,仔细琢磨这些“量化”指标,只不过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行业的门槛或底线。有了这些指标,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没有以权谋私,没有黄赌毒行为,师德就加分,甚至得到高分?说到底,将这些量化指标笼统称之为师德,则是将师德降格了。

    师德,更多缘于心,发乎情。如果把无形的师德,用有限的条条框框去衡量,无异于舍本逐末,不但不能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相反,对其工作激情是一种打击,对为人师表的乐意奉献也是一种伤害。因为那些发自心灵、如阳光雨露般的德行,那些处处为学生着想的贴心,是不计回报的,更谈不上要放在“秤砣”上掂量一番。

    用数量指标考核教师,成为管理者的一种习惯思维。这些量化考核具有操作性,但道德一旦量化,且与金钱捆绑,很有可能成为功利主义的源头。就有人提出,“量化师德”,会不会有意无意引导教师为了争高分、争奖金而上演“师德秀”?教师争相为表格里的师德指标努力,会不会忽视了其他教育教学行为?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业道德,更多的是同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职业活动联系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义务为落后学生补课,找学生谈心,自掏腰包帮助困难学生等等,这些付出都是无法估算的。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根。千百年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一直都是我国无数教师自觉追求的行动准绳。在教师素质、品质等诸多要素中,师德是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如今,全国各地都将师德作为绩效工资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计算机表格中的量化指标相比,寻求合适的师德评价方法,更有现实意义。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当抛弃量化指标管理思维,也要摆脱师德评价的权力束缚,教师好坏不是领导说了算。在学校管理与教师评价中,不妨引入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实行教师同行互评和学生家长评价,并让评价过程公开、透明。对一个教师的评价,不能只重班级平均分和升学率等结果性指标,而更应看重其教育教学过程,他对教师行业的热爱,对每一堂课的用心,对每一名学生的关心……这些无法量化的东西,更是一名教师师德之魂。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