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体报道北京多家冒牌“蒸功夫”包子使用禁售香精调馅。记者调查又发现,除香精包子外,还有多种食品涉嫌滥用添加剂,甚至有专门的“培训学校”对外公开销售滥用添加剂的秘方,包括“周黑鸭”、“久久鸭”、“麻辣烫”等,而这些秘方均包括多种食品添加剂,其中部分已被明令禁止使用,另一些则超出规定的添加标准。相关涉及品牌均否认与此有关。(9月15日《新京报》)
说实话,最近几年,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让公众有了较高的“免疫力”,回炉面包、硫磺姜、染色馒头、瘦肉精、牛肉膏、毒血旺……每次食品安全丑闻出现,我们都会追问同一个问题:我们究竟还能吃什么?不过,问题食品似乎从未根绝,消费者也从惊弓之鸟、草木皆兵到现在的强装淡定。而“香精包子”的曝光,则让我们知道:哦,原来可以用各种香精调制包子馅料啊!
听起来很心酸,说出来很无奈。但这则新闻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有专门的“培训学校”对外公开销售滥用添加剂的秘方,通过网络招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纷纷来此“深造”,学成后回家开店。
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地沟油。近日,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历时4个月,成功破获了一起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特大案件,查获扣押地沟油炼制的食用油100余吨。尽管地沟油产业“传说”已久,但这次我们知道,这是一条复杂的地下产业链:跨省收购作业、产量达每天数十吨、销往粮油市场……在庆幸于一条非法产业链被斩断的同时,人们依然充满焦虑。“香精包子”同样如此——有专门的“培训学校”对外公开销售滥用添加剂的秘方。本是人人喊打的潜规则,竟然堂而皇之的粉墨登场,让人愕然。
看来,食品安全监管上,我们要有作为,还必须时时作为,处处作为,就算“魔高一尺”,也要“道高一丈”。不仅要监管、打击问题食品厂家、商家,还要监管那些“培训”他人制售假冒食品、滥用添加剂的“培训学校”。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