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财政是推进公车改革的基础

2010年12月29日 14:21   来源:大众日报   陈一舟

  据调查,我国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至2000亿元(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用车以及超编配车)。全国各地试水的公车改革,大多以失败告终。有消息称,最新修订管理办法规定正部级官员用车排气量不高于2.5升、35万元……(12月28日《中国经济周刊》)

  公车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公车改革的尝试也并非新鲜话题,只是多沦为了形式主义。譬如“某某级以下官员取消专车”,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规范”,可按规定没有“专车”的,依旧乘坐着对应其级别的专属车。 
  不是规范不到位,而是制度难落实。所以车改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治理的板子高高举起来轻轻放下,根子就在于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公车改革要想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必须引入公共监督,还原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构建起高效运转可监督可监管的透明财政体系。

  公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公共财政出资购买。问题的关键也正是在这里:那些违规配车和超标配车,是如何从财政列支资金的?有没有履行严格的财务程序,有没有经过人大的预算审议?因此,不在于违规配车者拥有什么“特权”,而在于权力意志对公共财政的支配权。某人一句话,公共财政就开始掏钱,专车说买就买了。还有,小金库的存在,也是公车滥配的一个关键因素。既然被截留的小金库资金可以用来盖大楼和发福利,那么也就可以用来买豪华小汽车。

  如果公共财政处在阳光下运行,公共资金的每一笔流向全部公开透明,全部接受人大监督和公共监督,违规配专车的情况就会降至最低限度。反过来说,公车改革之所以推进艰难,之所以屡屡以失败而告终,就“败”在不透明财政。


  构建起透明财政,在管理、预警、审计、监督四位一体的财政运行体系下,包括公车采购在内的一切公务消费都会可控和可监督。构建透明财政是推进公车改革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再“严厉”的公车规范终归是纸上谈兵——制度的规范和民意的期待,会在无形中被架空,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