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污染事件处在风口浪尖上的紫金矿业,日前再次发生渗漏事故。此次渗漏点为3号应急中转污水池,污水通过排洪洞流到汀江,经过8个多小时堵截、调度,基本堵截住污水外排汀江。初步估算,此次渗漏污水约500立方米。刚刚离开上杭的环保部调查组已紧急重返事故现场。 (7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咋看这条新闻,不禁让人禁喷饭。刚刚两周前才好不容易制住渗漏,紧接着再次发生,原来“事故”往往就是这样被重演成“故事”的。更让人吃惊的是,此次渗漏事故的发生居然与上次如出一辙,只不过,此次紫金山金铜矿事故发生的地点,由“湿法厂”变为“3号应急中转污水池”。
事故接踵而至,弄得人人手忙脚乱,心里更是七上八下。其实早在首次污染之后紫金矿业集团总裁罗映南就表示,此事“有影响,但不会太大”,“紫金矿业不会因为这个事故趴下,痛定思痛,把坏事变为好事,作为新的起点。”但是现在看来,到底是急于想把“坏事”变成“好事”而弄巧成拙?还是当时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实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我想,后者的可能性应该更大。那么,他们又为何敢以如此的方式“吸取教训”,扩大效应?
另据媒体报道:上杭县环保局知情人士称,紫金矿业管理团队有浓厚的官员背景,现任多位高管曾供职政府部门,其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相当部分有政府部门工作背景,上杭县多位政府官员前往紫金矿业挂职或任职,还有一些官员通过各种渠道拥有紫金矿业股份。紫金矿业宣传部提供的资料显示,紫金矿业监事会主席林水清此前为上杭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去年11月加入该公司;监事林新喜曾任上杭县纪委副书记、常委,于去年11月加入该公司……
原来,“紫金”集团拥有如此雄厚的背景和实力,既然其中有如此多的复杂的“关系网”,那自然也是网得结实而牢固,难怪其有胆敢连续两次犯事的豪气。到这里,我才明白当时“紫金”董事长陈景河为何能毫不避讳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围墙内的事情,企业自己负责。(围墙)之外的事情,由政府负责。”原来是话中有话,涵义还如此深刻,非内情人士根本无法读懂。
那么,如此看来,“紫金”事件还真像剥洋葱一样,而且是越剥越复杂了,最后倒还可以剥出“黑金”来了。殊不知,“黑金”比“紫金”更难治。依笔者看来,要治“紫金”,还得从“黑金”治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究竟是“治标不治本”。事故发生了,要治理,基本上不会有技术问题、人力问题,但是我们所期望的是,事故发生前,尽一切努力将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所以,笔者认为,要治“紫金”,还得先治“黑金”。而且,在全国类似于“紫金”集团这样的企业也许不止一家,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制止此类事故发生“惯性”,还得需要相关部门协同整治,消除“人祸因素”,防止类似“故事”再次发生,甚至,最好连“事故”都不要发生。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