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立法应提到议事日程

2010年06月07日 08:10   来源:大众日报   杨红兵

  目前,发现有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电子邮件、短信等手段兜售所谓“高考试题”和“答案”,骗取考生钱财。少数考生、家长心存侥幸,上当受骗。有关部门正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网络诈骗及涉嫌在考前和考中非法传播有害信息的不法人员依法进行严肃查处。教育部有关部门强调,考生在高考中的违规行为,除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外,还将被记入诚信档案。(6月5日《北京晨报》)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拉开帷幕,考场作弊这一绕不过去的沉重话题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对此教育主管部门煞费苦心、绞尽脑汁出台一系列规定、办法,但高考舞弊由考场内延伸到考场外,枪手替考、考题泄密等情况频频出现。与日渐高明且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相比,我们的反作弊手段似乎有点欠缺。

  刹住考场舞弊风,需要有一部制衡考试作弊的刚性制度。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一项主要制度,参考人数比较多,社会关注度高,制定一部专门的与考试有关的法律,有利于规范考试行为,同时也可以维护考试的公正、公平,利于构建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

  放眼国外,关于舞弊行为,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执法必严。譬如美国执法部门曾逮捕了58名在托福考试中作弊的外国留学生。一旦指控成立,作弊者将面临最高5年的监禁和25万美元的罚款 。

  我国由于考试制度方面的立法近乎空白,有关考试的纠纷往往缺乏可诉性的法律依据,考生的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司法救济。有人说考试立法涉及面广,牵连多方责任,考试程序、结果、效力界定难度大。但在作弊事件屡禁不止、考试与作弊如影相随的语境下,立法已经极有必要。

  恢复高考制度已经30多年了,制定一部国家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考试法,早就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考试立法的目的绝非仅仅局限在对考试作弊的惩治上,同时还要为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利益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司法救济,明确规范考试的设定权、执行权、监督权,确保考试的所有程序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给每一个考生公平合理地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

  依法治考有助于从源头、制度上杜绝考试作弊的现象,有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环境,是考试操作走向规范化、法治化、科学化。有关方面应认真思考。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