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精神激荡起质朴的为民情怀

2010年01月05日 13:32   来源:中国网   宋桂芳
    一生浩然气,千里快哉风。2009年11月6日凌晨,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一名普通的村干部悄然离世。得知这位名叫沈浩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去世的消息,胡锦涛在批示中表示沉痛悼念,对沈浩的亲属和小岗村村民表示亲切慰问。一名最基层的农村干部,为什么得到总书记如此的关注?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化为若干个小问题:沈浩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有如此非凡的人格魅力,以至生后让小岗村的男女老幼冒雪祭拜?为什么他能让小岗村村民在6年中按了3次红手印,将其苦苦挽留?……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就藏在沈浩平凡却伟大的村书记工作的日日夜夜里,藏在他腔热忱、意气奋发、干劲十足的思考与奉献里。沈浩不是神仙,从初来乍到的不信任到后来的相互贴心,他用了六年时间——这六年,是其用生命与热血诠释执政为民理念的六年,也是其激荡并沉淀起深厚的为民情怀的历程。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沈浩精神的实质,是质朴的为民情怀、民本思想,听得见群众的声音,看得到民生的疾苦,想得到百姓的冷热,献身农业觅发展,带领农民求改革,扎根农村谋富裕。正是有了这样一份情怀,才有了沈浩“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勤奋敬业精神,勤俭节约、埋头苦干的艰苦奋斗精神,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的爱民精神,舍小家为大家、不计个人名利的无私奉献精神,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锐意改革精神,迎难而上、永不放弃的百折不挠精神”。

    村官不是官,当好不简单。村官的难处,难就难在要直面最复杂最琐碎的问题和矛盾。只有秉持为民情怀,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不徇私、无偏倚。一个多月,沈浩把全村108户跑了两遍,摸清了小岗的家底。沈浩在日记中写道,“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融入小岗,了解民意,踏踏实实干几件事,让村民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有了“情为民所系”的理念,才有了小岗村“路平了、灯亮了”的改变--感情上和民众亲近一点,才知道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期待什么。小细节处蕴藏着大精神,柴米油盐里彰显着真性情。

    有了“情为民所系”,才能“权为民所用”。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越大,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也就越大。但是,权力能不能兑现为责任,取决于当权者的价值取向。一颗心扑在群众的事业上,才能把职位看成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从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遇到重大决策,沈浩都要和“大包干”带头人们一起“拉拉呱”。2009年1月8日,小岗村与“美国GLG集团”、“从玉菜业”、“瑶海”、“天下一碗”签下四份投资大单,沈浩还有更远的宏图大愿:完成小岗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下属农工商、物业管理、文化传媒等几大分支的小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始运作;小岗村要用3年时间争取上市。实践证明,村官的权力,在沈浩的手里,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意味着马不停蹄的使命感,意味着一步一个脚印的小岗远景。

    有了“权为民所用”,有了“情为民所系”,才能践行“利为民所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得好不好,是不是作秀,有没有效果,只须看看生活改善了没有。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一个船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沈浩在小岗村吃的第一顿饭,是在老婆孩子精神都有问题的关友林家。不久,工匠粉刷了关家的三间平房,地面打了水泥,全家办了低保和特困户手续。五保户韩庆江突然发病,沈浩掏出身上所有的钱,送他去抢救……点点滴滴,交汇成村官与群众之间的鱼水情深。为民谋利,就把为民造福作为自己的最大职责和最高使命,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为人民谋取更多的利益,创造更大的福祉。真正为民谋利了,自然就沉得下身子,放得低姿态,就不会闲苦怕累、嫌贫爱富、好高骛远,也就少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踏踏实实为发展大计而殚精竭虑。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沈浩在小岗村奋斗岁月的写照。六年艰辛跋涉的脚印,换来群众真诚信赖的手印,这是小岗村民众最庄严、最深沉、最质朴的情感表达,是对沈浩最高的褒奖,更是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最热切的期盼。但愿沈浩精神在神州大地激荡起更热烈的为民情怀,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让我们走得更好更快更稳。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