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而立难立80后 责任不能“被垮掉”

2010年01月04日 07:13   来源:扬子晚报   舒圣祥
    一脚跨进二十一世纪的第2个10年,对被媒体制造概念的“80后”人群来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心理冲击。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青春年少,也不再无忧无虑,家庭的责任、生活的烦恼、工作的艰辛,一股脑堆砌在一个“三十而立”的年岁上。“二十多岁”与“三十岁了”有如天壤之别,压得很多人喘不过气来。

    “90后”也许还在“为赋新词强说愁”,而“80后”们的满脑真愁,已经懒得借用纸笔来抒发了;偶有文青拿笔,落纸就是一篇“夫80后,初从文”的网上牛文,引来同辈唏嘘感慨不已。大概因为同辈“80后”渐成“新闻民工”主力,近来有关“80后”走进新年代的总结调查颇多,只不过大多都较为灰暗,比如其中一则就说:近六成30岁“80后”薪酬不高,恐惧家庭责任,生存状态并不理想,接近半数人群仍然处于无房无车的单身状态。

    对比这个调查,我的“80后”同学朋友们偶尔小聚,当年的宏大梦想和搞怪傻事扯得越来越少,收入和房价等现实话题谈得越来越多,毕业感想总的来说就一个字:累。

    有一种说法叫“80后”是“被垮掉的一代”,一个“被”字突出的是因为时代变迁所“强加”的种种不顺。所谓“未及义务教育之免费,不逮高等学校之分配”,刚拿点微薄的薪水准备圆年少时的梦,暴涨的房价却将之击得粉碎。我不认为,这是“80后”只会抱怨的表现;相反,这种“正视我们的不幸福”是在粗砺现实面前的正当防卫。

    如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幸运,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的迷惘。在“80”后出生的年代,当时的青年感叹的是“人生的路为何越走越窄”,而现在,“80后”们在而立之年普遍感到有些迷惘——任劳任怨地疯狂加班,难道就是被知识改变的命运?抚育一个孩子、赡养四位老人,我的未来还到底是不是梦?……在我个人而言,生活的意义似乎再也不是索取和获得,而只有责任和义务。

    先哲云:三十而立。进入一零年代,所有的“80后”都将面临着这样的立身考问。视野转向物质的层面,看见的是“三十难立”的失望的大多数;唯有在社会责任感与公民素质的一边,凸显着一片温暖的亮色。当年美国炸我大使馆时的游行队伍已经成长为汶川大地震后的自发志愿者,在社会的大染缸里,主流“80后”们没有沉沦,而是学会了承担和坚守。“80后”正在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主力军,他们将用行动证明自己是有担当的一代——“80后”的三十而立,首先是做一个合格公民。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