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不是“问题工程”的遮羞布

2012年05月16日 11:15   来源:东方网   蒋萌

  5月13日上午,湖南省平江县境内一座名为永固桥的三孔石拱桥被山洪冲垮。在垮桥现场,有记者发现,桥梁碎片中未发现任何钢筋。当地官员回应:初步来看,桥梁不存在质量问题。

  专业性的问题,本应由专业人员经过专业调查分析,再给出结论。“永固桥”刚垮塌了一天,专业调查还未展开,只是凭肉眼“初看”,平江的官员就说“桥梁不存在质量问题”,这倒是不乏权力性,但有多少专业与严谨性?这除了让人心生疑窦外,更令人纳闷:面对民生问题时,某些官员为何没这么迅速干脆、总是要“研究再研究”?

  汶川地震四周年祭刚刚过去,还记得在重建灾区时,高层着重强调“要把学校建成最坚固和最安全的地方”。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对地震中学校的死伤情况惨重的深刻反思;另一方面,不把责任全推给天灾,也显示出一种理性。必须承认,不少学校要么年久失修,要么建筑质量不尽人意。天灾是惨烈的,但天灾不是遮羞布。即便没有天灾,问题建筑依然是短命的,是蕴含相当隐患的。一些天灾过后,残垣断壁中缺少钢筋,甚至拿芦苇杆冒充钢筋,恰恰表明了一些工程的豆腐渣属性。

  再看本例,山洪的确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外力”,但这并不表明垮塌的“永固桥”一定不存在质量问题。现代工程技术要求,在工程设计之初,必须考虑自然灾害的因素,将建筑的抗灾性融入到设计中,运用可靠的技术与过硬的施工增强建筑的坚固性,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永固桥”已然名不符实,但大桥质量与洪灾的关系必须禁得住推敲。

  不禁联想到位于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赵州桥建于隋代,在建成的约1400年里,它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1963年水灾,大水淹到赵州桥桥拱的龙嘴处,当地老人回忆,站在桥上都能感觉到桥身很大的晃动;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7.6级地震,赵州桥距离震中只有40多公里……在一次次大灾面前,赵州桥都安然度过。赵州桥的设计精巧、工艺精湛,令今天的人们仍为之惊叹。同样是“空腹式石拱桥”,“永固桥”已然消失,赵州桥却以事实证明了1400年前的工匠的技艺与良心。面对赵州桥,今天的某些人难道不脸红?

  目前,没有人断言“永固桥”一定是豆腐渣工程。但是,必须有专业人士充分调查,拿出切实的证据,来澄清垮桥的真相。不能敷衍一句“非质量问题”,就试图蒙混过关。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