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集体祭奠当赞赏

2012年04月01日 07:08   来源:红网   雷钟哲

  不焚烧纸钱,不污染环境,用文明的方式祭奠亲人。日前,西安莲湖区土门街道办惠民北坊社区的100多位居民,在街道小花园用献花篮、奏哀乐的方式祭奠故去亲人。途经此处的居民,看见后连连说好。(3月31日《华商报》)

  没错,这确实是一件易风易俗的新事。以前只听说过集体婚礼,像这种集体祭奠的事情,还真的是少有闻说,因此就值得议论。

  古人说“红白喜事”。把结婚说成喜事,这个容易理解,但若把死人也列入喜事范畴,就难免让人费解。费解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当事人有失亲之痛,尤其是失去含辛茹苦养育自己长大成人的父母至亲。但从更大的范围来说,生老病死,又是一个自然规律。既是规律,就说明人人平等、无人可免。公平,总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事情吧?

  《庄子·至乐》中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死了妻子,惠子前去吊唁,却发现庄子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瓦缶,一边放声唱歌。惠子看不下去:“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你不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庄子说:“不然”,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想来,她原本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哭,自觉这是不晓天命,所以也就不再哭泣。毛泽东也认为,每个人都逃避不了死亡,人们对死应当持自然超脱的态度。他在《关于哲学问题的讲话》中说:“没有死,那还得了。如果今天还能看到孔夫子,地球上的人就装不下去了,我赞成庄子的办法。庄子老婆死了,鼓盆而歌。死了人应当开庆祝会,庆祝辩证法的胜利,庆祝旧事物的灭亡。”我们一般人,自然没有先哲伟人的思想境界,但从中悟出一些适度祭奠亡灵的道理,却是应有的态度。

  这些年,祭奠不但有铺张浪费的情形,还有向低俗化发展的趋势。媒体曾经报道,每到清明前后,就有商家销售异常雷人的祭祀用品。比如花花绿绿的“三陪小姐”、贴着美女照片的“二奶”,甚至还有“伟哥”、“安全套”,令人眼花缭乱也令人啼笑皆非。更有别出心裁者,只要消费者愿意花钱,还可买到与蔡依林、张曼玉等明星的“结婚证书”。传统的烟酒一类祭品,似乎早已过时。把“阳间”丑恶的“二奶”“三陪”强加到“阴间”亲人身上,礼仪廉耻,复何在哉!再说,你不自重也就罢了,让已故先人祖宗、亲朋好友,也要跟着蒙受羞辱,这就是忤逆不道。忤逆之人,有何面目去见祖宗,有何资格祭祀先人?至于媒体报道的70岁老人烧纸祭奠时不慎“引火烧身”,造成全身大面积烧伤,就更是悲剧一桩了。

  因此,应当提倡文明祭奠。孝敬而不异化,节约而不铺排,环保而不污染,文明而不扰民,就像北坊社区集体祭奠那样。要知道,“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天下无孝子”;要知道,人本碳水化合物,死生天之道也。只要我们心里装着亲人,把亲人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就是对于亲人的最好地祭奠。——顺便再说一句,尽孝最好趁早,别弄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你就是烧掉再多的亿元大钞,除了让亲人担心阳间通货膨胀以外,还能有什么好处?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