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28日决定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金改任务包括制定民间融资管理办法、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开展个人境外直投试点等共计12项。此新闻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是我国加入WTO的一项重要承诺。在此背景下,加快民间金融机构的制度性创新,对于提高我国金融服务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综观温州金改方案,市场化是主旨之一。比如,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这意味着今后将有更多的民营金融机构诞生。此外,金融综合改革作为化解高利贷的长效机制,不但有助于温州实体经济的稳步发展,也将为中国下一阶段的金融体制改革积累经验。
在我国,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正常渠道满足资金需求,民间金融就成为其发展的源泉。这些年来,尽管政策上对民间金融一直持压制态度,但民间金融却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民间金融可以为实体经济服务,但另一方面,也易沦为击鼓传花的赌博游戏,增添金融业风险。比如,温州这个“民企之都”,就一度沦为高利贷的重灾区。灰色金融机构绕开金融监管,面露“高利贷”的狰狞,不但掏空了实体经济,也使民间借贷成为一个高风险的市场。
或许,正因对民间金融市场的忧心,使得温州试点的12项主要任务中,“规范”成为首要任务。但在我看来,规范不能抑制金融业的自由天性。就中国的金融发展而言,改革银行体制、尤其是使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收益可能远远超过改善法治的收益。显然,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在民间金融已成规模的现实下,不让其获得合法地位,不让其自由天性发挥出来,就无法进行实质的监管。
不过,备受外界关注的“银行利率市场化试点”,在这一次的改革方案中并未涉及。温州民间金融的旺盛生命力和广泛的资金动员能力,就在于其市场化的利率。在温州,地下钱庄的存款利率随季节、物价和国家政策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灵活性很强,正因为此,其吸引游资的能力甚至超过银行。市场化的利率,可以有效调节民间资金的流动,调动民间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这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切入点。利率市场化是使民间金融走出地下的重要途径,“如果不放开利率,就会推动更多资金转入地下”。但是,此次温州试点却回避了这最关键的部分,这或许意味着,此次金融改革的目的主要是“维稳”,方向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无论如何,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区域性改革,温州试点迈出了民间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公众期盼着改革的实质进展,更盼望早日分享其成果。因此,在温州进行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的同时,也应将一些已形成共识的改革措施,尽快在其他地区推广。比如,广东等地的民间金融生态与温州类似,中央在进行金融试点的同时,除了一些有争议的举措之外,在其他政策上也应一视同仁。 (作者为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