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冥想靠敏感?灾难大杂烩

2009年11月23日 07:57   来源:沈阳日报   
    ●国外的朋友们更多谈论的是视觉冲击,以及关于末日的超验式探讨,我们这里无非是看了电影之后的一些感受,但一些看法却有了不一样的特征。

    好莱坞灾难巨片《2012》所引起的热度与寒冷的天气形成对照。电影触及平常人心中的终极未知,当人类在死亡面前化为平等时,灾难成为这颗蓝色星球存在的绝对之力,人们因为人类的弱小对终极意义体现出冥想的热度。

    17日,北京电视台《天下天天谈》做了一期节目,题目被制作成《好莱坞,中国面孔华丽转身?》,邀请的嘉宾从各自角度解读这部电影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崛起,导演对中国抗震救灾精神的致敬,中国取代美国开始拯救世界,里面还穿插有外媒对该部影片中国元素的积极解读。这些片段的撷取,说明大家选择了一个相同的关注角度。

    当然,我也看到有人持不同看法。有人说这里面其实暗藏反讽,中国工程师把自己的亲人带上方舟,方舟交给中国造是讽刺国人只干粗重活。这些不同的看法并没有本质不同,角度虽不一样,但方向是共同的——大家都很在乎一部电影对一个国家的态度。

    电影使人超越了对艺术本身的关注。由电影衍生的国家概念、国家形象问题,究竟是电影本身所要表达的主题,还是我们对国外电影间或丑化中国形象的一个反向行动?我们的思维在一定时期处于两极,电影艺术不是制造朋友,就是制造敌人,忽略了电影更多的是产生联系和交流。一个国家的面貌不会轻易被一些电影艺术作品丑化和扭曲,同样,一个国家的形象也不会被电影艺术作品在瞬间提升。

    太敏感就是不够自信的表现,不论是对“好”觉得敏感,还是对“坏”觉得敏感。

    我并不排斥有人对外国电影里的中国元素投以兴趣,但也不必因一部电影对国家的态度而悲喜不同,依此标准选择排斥或者青睐,并以此作为票房在中国飙升或沉沦的关键。就《2012》而言,它是关于灾难的幻想与布景,但它也很幽默,并在一定层面贡献了可供思辨的人类学、伦理学、国际关系学等诸多命题,拙劣也好,经典也罢,各有各的关注,但情绪满溢的状态也各有各的局限。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