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误读人民币“八跌停”

2011年12月12日 10:40   来源:南方日报   林文俏
    人民币“八跌停”不等于人民币已进入大幅贬值时代,只能说明市场对后市看法分歧巨大,汇率波动幅度剧增。
    
    “八跌停”只是八次“触及跌停板”,人民币仍在升值且没趋缓

    媒体广泛报道的12月上旬人民币连续八天“跌停”,使许多人产生疑惑:人民币是否已进入大幅度贬值时代?答案是否定的。数据可以作证。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美元兑人民币):11月29日6.3587元,12月9日6.3352元。也就是说,哪怕就在所谓“八跌停”的11月30日—12月9日的9个外汇交易日,人民币也累计升值了235个基点,升值幅度达0.37%。专家和媒体几乎一致说:连续“八跌停”至少说明人民币升值趋缓。这种说法也缺乏数据支撑。1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2010年12月31日是6.6227元,今年11月30日是6.3482元,11个月共33个旬度人民币累计升值2745个基点(幅度约4.145%),平均每个旬度升值93个基点(幅度约0.126%),是今年12月上旬(含11.30)升值幅度(235个基点,幅度0.37%)的约1/3,何来趋缓之说?连续“八跌停”人民币仍在升值且没趋缓,只能说明市场对后市看法分歧巨大,汇率波动幅度剧增。

    既然人民币还在升值,“八跌停”的说法从何而来?原来,在这8天中,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每天都“触及跌停板”,而一些不严谨的记者甚至专家误把“触及跌停板”情绪化地说成“跌停”。这种不科学不严谨的报道的负面作用是明显的。

    首先是在股市引发恐慌。在所谓“八跌停”的9天内,股市利好消息不断:全球六大央行罕见联手救市,美欧股市皆大涨;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通胀大幅度回落,11月CPI同比上涨4.2%,创年内新低。就连经济低迷的西方股市都走好,反而经济强劲的中国股市仍然低迷阴跌。何故?股市笼罩着人民币大幅度贬值的阴影。缺乏外汇交易知识的股民对“八跌停”的理解照搬股市概念就是“人民币大幅度贬值”,谁还敢持有股票呢?其次是误导人们对货币的热情。过去人们都不愿持有美元,12月以来,到银行用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客户突然增多。再次是国外一些媒体借此炒作,一些不当观点如,“中国经济面临危机,外资开始撤离中国”,“外资做空中国”等开始在网络蔓延。

    八次“触及跌停板”毕竟是多年没有过的反常现象,主要原因是外汇套利、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等

    虽然“八跌停”只是八次“触及跌停板”,9天里,人民币不但没贬值,还在升值。但八次“触及跌停板”毕竟是多年没有过的反常现象,应对其进行理性分析。

    首先要分析其产生原因。八次“触及跌停板”主要原因有4个。第一,外汇套利。目前人民币市场有两个,一是境内的在岸市场(CNY),汇率由内地适当管控,向来比较稳定,二是境外的离岸市场(CNH),由市场供求而定价,向来比较波动。自9月底以来,由于香港出现了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机构大量抛售离岸市场人民币,导致香港比内地的美元报价高数百点,许多投资者在内地买美元到香港市场卖出。第二,由于市场对未来3—4个月的中国经济不看好,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大的石油公司,在岸市场大量购买美元,而与此同时,一些出口企业又不愿意在目前价位卖出美元,导致美元供给不足。第三,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美元兑人民币目前是有管制的市场汇率,每日在中间价上下0.5%的幅度内浮动,随着人民币多年的单边上涨,一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数值越来越小,0.5%的幅度内浮动的绝对值空间也越来越小,很容易“触及跌停板”。第四,10月以来房价开始下跌,人民币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大幅度降低,部分持有者想将人民币资产转为美元或其他货币资产。

    若未来人民币改变单边升值、呈现更加显著的双向剧烈波动走势,对我国金融市场是一件好事

    其次要分析它的影响。从数据看,八次“触及跌停板”只是说明12月上旬人民币汇率波动剧烈,是否意味着以后人民币升值趋缓或贬值,还需进一步观察。做空资金的短期行为难以改变汇率长期走势,汇率最终要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如果人民币升值趋缓或贬值发生,会有何影响?首先,中国入世承诺履行完毕,2012年我国外贸出口形势将比较严峻,它对于出口压力的缓解将有好处。其次,如未来人民币改变此前的单边升值走势,呈现出更加显著的双向剧烈波动走势,这对我国金融市场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企业愿意更多地参与到金融产品中进行套保等交易,有利于深化交易深度。再次,由于我国的大宗商品主要是进口,其进口将价增量减。最后,热钱无利可图势必加速撤出,将给国内的房市和股市带来新的压力。

(责任编辑:王国信)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