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大规模公车改革两年来,市政府的公车数量从1200辆缩减到400辆左右,总量减少了三分之二。即便如此,杭州车改仍然遭遇一些质疑,一些市民指出,公车消费本来就有浪费,现在用发放定额车贴的方式,实际上是将一些浪费行为合法化。(11月7日《新京报》)
看惯了公车私用、公车霸道的坊间民意,对于公车改革态度苛刻,应该说并不奇怪。然而,作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杭州,公车改革不仅将局级干部的专车悉数取消,财政节省开支更达到了3442万元,其改革力度之大,也确实令人感到振奋。然而,作为公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为何还遭遇如此之多的质疑呢?
从报道来看,市民的质疑多集中在干部车贴一块。根据规定,取消专车后,杭州市公务员按照职级不同,可以按月领取400到2600元不等的车贴,用于支付自行租车费用。在不少市民看来,高达数千元的车贴甚至比一般工薪阶层的月收入都多,因此认为不可接受。这种质疑并非没有道理,客观来讲,车贴标准究竟应该定为多少,并不是一个容易统一意见的选项。
这也正是杭州车改虽然大刀阔斧,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仍然被挑剔的原因所在。可以说,车改方案制定过程中民意的缺席,是杭州车改最大的“硬伤”所在。应该说,杭州地方政府推动公车改革的初衷是真诚的,但由于缺乏民意的参与,本质上还是“关门行事”。前阵子,一位专家直指“公车改革不能由乘坐公车的人来制定方案”,道出了公车改革的症结所在。实际上,杭州车改之所以遭受诟病,在于仍然没有走出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思维惯性。
就某种程度上讲,杭州车改不失为一个次优方案。毕竟,在政府自觉的推动下能大幅度削减公车数量,大幅度节省财政开支,实在难能可贵。事实上,杭州车改在一开始并非没有遭遇阻力,一些局级干部曾在车改开始后不久就抱怨打车难,曾经一度使得当地车改主管部门打算恢复部分干部专车,所幸的是,杭州车改毕竟最终没有走回头路,车改方案最终得以贯彻,只是不尽完美。
改革是利益的博弈,有博弈就必然有反复。公车改革动的是既得利益者口中的奶酪,注定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外部监督力量——市民意见来说,既需要对车改保持一定的舆论压力,以促使公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但也不宜急于求成,对先行先试的地方车改无限质疑、吹毛求疵,否则,只会加剧地方政府的观望态度,而对公车改革的没有任何帮助。
(责任编辑:王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