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出现回落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再次抛出资源类价格调整的信号。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考虑到10月CPI的数据已有所回落,会对部分价格矛盾择机予以梳理,其中包括供暖、天然气以及电力价格。(11月10日《京华时报》)
眼看快到年底,CPI指数步入下滑轨道,10月份CPI同比上涨5.5%,涨幅放缓,已是连续4个月下降。表面上看通胀形势有所缓解,部分专家提出了所谓的“拐点论”,认为通胀控制成效显著,再次抬头的几率不大。正是基于此,国家发改委抛出借机“调整资源类价格”的观点,意图趁通胀形势缓解的情况下,把水、电、气、供暖等影响民生的价格调整到位。
从历史情况来看,发改委的所谓“调整资源类价格”,实际上就是涨价的代名词。只是碍于民意抵制情绪太大,往往采用“曲线救国”的策略,名义上是在调整不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与市场接轨等等,可实则目的就是为了涨价,为垄断企业争取利益。而且发改委也摸准了民众的脾性,知道在高通胀期间涨价难度太大,就在低通胀周期提出调整价格的要求,以便于闯关成功。
国家发改委明知此时并不适宜涨价,却执意要求调整资源类价格,除了试图为垄断企业打开涨价大门外,还想提前做舆论热身,先释放下涨价信号,让民众有个心理准备。而即便民意抵制,也可在多次试探后逐步减缓压力,最终达到涨价目的,这种策略在历次涨价过程中已成功运用过,此次也不会例外。
不过,这次发改委明显有些着急,高通胀周期并未走完,物价形势尚不明朗,部分商品价格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10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9%,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3.62个百分点。这说明民生基本生活费用指数高企,老百姓的生活压力仍然很大。反观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0%,表明工业制成品价格亦在高位,也会传导至民生类基本商品价格上。如果此时把资源类价格涨起来,将增加商品生产成本,增加民众日常生活开支,无疑是在往火上浇油,势必把稍微降下来的CPI指数再次抬起来。
而且,中央亦表态在未来一段时间,仍要把控制通胀做为工作重心。综合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并不是调整资源类价格的良机,相反应该严格控制垄断企业搭车涨价行为,以便为控通胀大局扫清阻碍。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