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民间借贷夸张成洪水猛兽

2011年07月11日 08:13   来源:中国网   邓海建
    “宝马、奔驰、保时捷、英菲尼迪、捷豹、凯迪拉克、路虎、悍马、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近日,在宿迁论坛上,有网友列出了江苏省泗洪县拥有的各类豪车数量,数字令人咋舌。一个并不很富裕的县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豪车?网帖将这个不无奇怪的现象,归结为这里曾经发生过几近疯狂的“全民高利贷”风潮。(7月10日《重庆晨报》)

    高利贷这名字很吓人,加之“全民高利贷”衍生出的家破人亡类惨剧,更令民众恨不能人人得而诛之。最近,山西有一位企业家出版了一本名叫《高利贷》的书,在这本书的封面上,他这样写道:“绑架亿万债奴,吃垮无数企业”。然而,虽则民间高利贷问题已经从个案和风潮等层面给金融安全敲响了警钟,但即便是较为凶猛的江浙或南方沿海地区,似乎也在重重危机下上演着某种“相安无事”。

    就现代市场经济而言,高利贷本身并无可原罪。因为按照市场定价的逻辑,资本的利率也应该是市场竞争形成的,它要真实对应市场供求状况。所谓“高于正规金融机构利率”的说法,并不能归谬其合理性。资本总是要实现最优化配置的,这是市场的目的正义,民间借贷的问题不是正义与否的本质问题,只是合法与否的技术问题。近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上强调,“要十分关注民间借贷市场的状况”。如何关注?是不是让银监会导演一出出“剿匪记”?历史证明,高利贷从不会死于严刑峻法,它只不过彪悍地警醒着正规金融体系的问题或漏洞。

    高利贷从不需要正名。在存款准备金率创下历史新高的时候,更有必要正视下面这些事实:有统计显示,虽非国有部门对中国GDP的贡献超过70%,但是它在过去十几年里获得的银行正式贷款却不到2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调研也证实,几乎所有商业银行的长期贷款对象都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大项目,对中小企业,通常都是一年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基本上不会提供长期贷款或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央行加息的靴子一再落下,中央抑通胀的目标依然坚定。银行信贷再度紧缩,被银行系统挤出的企业贷款需求不得不转向寻求更高成本的融资,即便这是饮鸩止渴。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天量民间财富在找不到投资出口的时候,逐渐异化为“成也萧何败萧何”的所谓“游资”——资本市场曙光难觅,楼市风雨飘摇,实体经济举步维艰——加之眼下的金融体系也是有问题的,在CPI不断走高、负利率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民间借贷的收益效用自然就战胜了风险恐惧。两厢结合,你情我愿的高利贷自然如火如荼。

    高利贷的催熟,表面看是信贷规模的问题,或者说是紧缩银根的后遗症。但实际上,金融业垄断才是罪魁祸首。举国震惊的“吴英案”足以窥斑见豹:本色集团规模并不小,但她没有一分钱金融贷款,借的全是高利贷。在这张“高利贷路线图”里,当地大型国企将低价得到的银行贷款转贷给中小企业或个人——金融垄断下的“金融权贵”,成了现代版的“投机倒把”主演。从银行的角度看:这似乎又是可以理解的,反正利率没有市场化,都是一样的收益,我为什么不青睐家大业大的主呢?

    对于破解民间借贷乱象的问题,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先生认为,当前第一个需要做的事是,在货币政策方面把存款准备金率降下来,第二就是让民间金融合法化、正规化。然而数量型货币政策显然有复杂的背景,很难一时转向,但借助“全民高利贷”样本、剖析民间借贷的去向,抑或改革垄断金融机构现状、市场化利率机制,是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民间借贷不是洪水猛兽,无论是与非,及早将之合法化、制度化,这是大势所趋。

(责任编辑:李焱)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