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不能承受之重

2011年07月08日 06:57   来源:羊城晚报   伊 歌
    货币政策的调整无非是三种选择:紧缩、宽松和维持现状。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颇具中国特色,可理解为三种选择中的任何一种,中央银行在运用政策工具时进可攻、退可守,但也给市场留下模糊的指向和争论的空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多次强调,稳定物价总水平仍是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无疑与宏观调控的大方向背道而驰。再看看逐月走高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各路专家都预测6月的CPI将突破6%,在实际负利率已长达16个月的当下,预言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既有悖经济常识,也有悖政策常理。央行昨天宣布加息,证明货币政策并未放松。

    由于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历史高位,并且去年至今已5次调高利率,流动性趋于偏紧,市场“痛感”随之而起:中小企业资金紧缺、民间借贷利率高企、证券市场表现低迷……于是,质疑之说此起彼伏,放松之声不绝于耳:质疑货币政策是否“超调”,要求货币政策重归宽松,警告经济将陷于“滞涨”。有人提出“相对紧缩,定向宽松”的说法,看似颇有创意的“矛盾对立统一”;其实并无新意,不过是以往常说的“有保有压”而已,将“定向宽松”简化为“宽松”,预言“大牛市”即将来临,则是偷换概念的超级忽悠。

    每当货币政策从紧或偏紧,中心企业融资困难都被拿来作为证明“超调”要求“松动”的理据。事实上,每当货币政策宽松或极松时,金融系统的资金主要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房地产企业和证券市场;可是,每当货币投放收紧时,最先感受“痛感”的却是中小企业。这种现象足以说明,中小企业的“资金饥渴”有其深层的制度性原因,不是仅靠货币政策的松紧就可以缓解的。

    货币政策属于宏观经济政策,着眼于宏观经济的总量调控,可以给微观经济提供较好的运行条件,也可以为制度创新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但货币政策无法改变微观运行机制,更不能替代制度创新。货币政策不能承受改革之重,拿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来判定货币政策是否“超调”,是混淆概念,是脱离现实,也是回避改革。

    日前,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提出,坚持有保有压,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毫不动摇地加强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缓解小企业融资难,关键要多措并举,加快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好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的作用。大型银行要创新金融产品,强化小企业金融服务,把这项工作做实。

    与其纠结于货币政策的松紧,不如切实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在中国,货币政策被赋予太多的使命,货币政策也被赋予太多的目标,从币值稳定、促进增长、充分就业,到中小企业融资、资本市场稳定等等,什么都有货币政策的一份重任。不堪重负的央行决策瞻前顾后左右为难里外不是人,结果货币政策一放就乱,一紧就死,连保持币值稳定(低通胀或无通缩)、保证实际利率为正等最基本的任务、最起码的目标都无法实现。

    在物价仍在高水平运行、通货膨胀形势仍然严峻的当下,继续玩“定向宽松”之类的概念游戏于事无补;货币政策若真的因此走向“宽松”,即将来临的不是什么“大牛市”,而是史无前例的“大泡沫”。

(责任编辑:王雅洁)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