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两个误区

2010年07月04日 08:07   来源:武汉晚报   

  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情况如何?据新华社透露,卫生部6月29日公布了方案,将在下半年开始对大型医院开展巡查。巡查重点之一就是公立医院公益性坚持得如何。卫生部力争在3到4年内对全国大型医院巡查一遍。原则上每家医院巡查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问题是一个需要医疗体制深刻变革和政府服务功能完备发挥的系统工程,靠巡查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尤其要防止“公益性”的两个误区,使这项民生事业最后与百姓福祉并不了轨,走了个过场。

  一是一谈公益性,就想到国家财政投入、地方政府拨款是不是要加大,要不要给足。在有些公立的医疗机构甚至是卫生主管部门看来,要坚持公益性,必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似乎只要财政补贴到位了,“不差钱”了,公益性就可以保证了,否则在经济压力下,公立医院只能向市场“伸手”,公益性只能大打折扣。因此借机讨价还价,而忽视服务要素。

  我们知道,公益性不仅仅是一种制度特征,它更多地体现一种公共服务的方向,是一种政府形象。给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既需要公共财政的支持,也需要医院的医疗公德支撑。按照世界通用的标准,医疗服务的公益性,不仅是公立医院的本质要求,也是私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如果以坚持公益性名义向公众哭穷,向政府要钱,则是一种公职自渎。这好比警察借口工资不高见到小偷不抓一样。对这样的逻辑,我们的公共治理要拿出办法来。

  二是一谈公益性,就想到要给公立的医疗机构“吃饱”,特别是把大城市的大医院都养起来。也就是把钱补供方而不是补需方。似乎只要国家的医疗卫生投入达到比例,公益性就有保障了。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很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的公立医院,基层的农村的医疗服务配套跟不上。殊不知,这是一种失衡的公益分配,不利于扩大公益医疗的覆盖面。还有,把过多的资金投入医疗基础设施,就有可能影响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投入。这次巡查要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还应包括公益资源的平均分配水平。

  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全年的财政收入将达到8万亿,成为世界第二。国富之后,如何更好地向民生领域加大投入,一定是各级政府费脑筋的问题。具体到医疗问题上,不论钱怎么花,只要是把钱花到老百姓的身上,目标就实现了。医疗的公益性如何,归根结底是百姓心中的感受,只要不再谈医色变、因病致贫、因病走投无路,医院就没有错。反之,再怎么谈坚持公益性,再怎么巡查,如果解决不了看病贵、看病难这个核心问题,公益根本无从谈起。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