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心态”问题更值得关注

2010年02月02日 07:11   来源:燕赵晚报   毛建国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国家连续第7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2月1日《中国青年报》)

  “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和过去热议的二代、三代农民工并无本质区别,这充分说明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与“新生代农民工”相比,还有一个词值得重视,即“新生代农民工心态”。新生代农民工心态,是指那些生活在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常常受到宜居宜业的困扰。想买房,高房价下只能望房兴叹;想看病,看病难看病贵始终萦绕;想创业,各种条件制约心有余而力不足……归根结底,这是一种弱者心态,是一种边缘心态,拥有这种心态的人虽然生活在城市中,但一直活得很沉重,很压抑。

  这种心态,不仅仅新生代农民工有,外来人口中的很多白领也有。相较于新生代农民工,外来白领似乎收入较高,其实他们在城市也依然难以实现安居乐业的梦,他们的理想被太多的冰水打湿,他们无法放飞心灵。还有一些城市原住民,逐步被城市边缘化,他们也存在这种“新生代农民工心态”。所以新生代农民工心态不仅特指农民工,它已经扩大化到某些群体中。

  这不是危言耸听,在住房、医疗、教育等“三座大山”的重压下,在就业、结婚、养老等三道关口逼迫下,很多人都感受到自己的被边缘化。这种边缘化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相当一部分人对城市认同感的失去、失落感的产生。而且,高楼逾高、马路逾宽,这种失落感逾是明显。

  强调对新生代农民工心态的关注,是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补充,这是社会对他们的重视。毕竟,由于阶层不同,所处位置不同,很多人对新生代农民工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不能感同身受,因而可能对新生代农民工存有认识偏差。加之受传统影响,政策制定常常偏于城市轻于农村,更有可能导致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忽视。强调新生代农民工心态的存在,正是为了促使政策制定过程中,更加密切地注意到社会阶层的变化,构造出更加公平的制度架构,从而让所有人,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外来白领、城市低收入者,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也只有把新生代农民工放到公平社会的大背景下去审视,才有可能真正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