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协委员周炜在1月25日的该市政协会议上递交提案呼吁勿再强迫人们吃碘盐。上海市妇联的提案也显示,市民反映买不到无碘盐,无碘盐供应点常缺货,绝大多数供应盐的超市与商店,货架上只有各类加碘盐。(1月26日《人民日报》)
我国曾是世界上缺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7亿多人口缺碘,占到世界碘缺乏病人群的40%。因此,1994年国务院颁布《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强制施行全民食盐加碘。然而,2000年在全国的抽样调查与监测,我国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率先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国家中,中国是15个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过去我国总体缺碘但也并非每个地方都缺碘。《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除高碘地区外逐步实施向全民供应碘盐,但碘盐供应却实施了全国的无差别化制度,即便高碘地区也不例外。比如,有报道说,河南省卫生部门将商丘市列为高碘地区,要求盐业部门停止供应碘盐,但盐业公司始终不予理睬。
碘缺乏会致病,碘过量同样可能致病。中国营养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日均盐摄入量为11克,农村居民达到17克。根据目前市面上多数碘盐中每克盐含碘20-50微克计算,中国人每天摄碘量达到了220-850微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200微克/天的安全线。过度补碘的结果,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这类现象在一些地方正在普遍出现。
缺碘食用含碘盐,不缺碘食用无碘盐,这是基本的常识,也是《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的规定,为何盐业部门无视客观现实呢?其关键原因是,我国食盐由盐业部门垄断专营,与非碘盐相比,碘盐售价高,利润也丰厚。据报道,盐企业出售食用盐给专营盐业公司约为四五百元/吨,而盐业公司往其中加碘只需投入二三十元,但加碘食盐供应给零售终端的批发价即涨至约2000元/吨,零售商卖给普通消费者更涨至1.4元/500克,相当于2800元/吨,前后涨了近六倍。因此造成无论是缺碘地区还是碘丰富地区,市场上只有碘盐销售。
当前,在非缺碘地区是否食用碘盐,应由消费者能够自主选择,可就因为目前盐业经营的高度垄断,消费者无法选择。去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企业监事会监事陈国卫在“国企垄断、公共利益与法治建设”研讨会上发言说,出于既得利益,盐业公司步调一致地强烈反对改革,中国盐业总公司是总代表。看来,只有尽快打破盐业经营的垄断,才能让盐业公司站到消费者的角度,而不是站在垄断利润最大化的角度考虑问题。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