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改”不宜“大呼隆”

2010年01月08日 07:14   来源:武汉晚报   娄献忠
    由国内28家盐企签署意见的《全国部分大中型制盐企业对盐业体制改革的建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工信部。有分析说,一旦市场放开,竞争加剧,食盐价格很可能下降。(1月7日《重庆晚报》)

    盐企为什么要呼吁体制改革?因为现有的盐业专营制度下,利润大部分被盐业公司拿走了。出厂价四五百元/吨的食盐,盐业公司只需加入二三十元的碘,批发价就涨至约2000元/吨。显然,盐企是不甘心的。而消费者的声音,则有明显的不同,主要集中在盐业公司不分地域差别,强行推广加碘盐,导致部分富碘地区甲亢患者增多,以及食盐产品不断小幅度涨价。

    盐业专营固然弊端颇多,但是,盐业体制改革就一定能为消费者带来好处吗?我看未必。与其他企业一样,食盐企业也在追求利润最大化,途径无非两个,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售价。前者极有可能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后者则直接从消费者的口袋里多掏钱。并且,假如市场放开,来自政府的价格约束会变得疲软。换言之,盐业体制改革,搞不好也会像早些年的医改、教改、房改,以及这几年的水改、暖改一样,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

    其实,并非所有的弊端都必须通过体制性的改革才能消除。在现有盐业专营制度框架下,只要适当提高食盐出厂价,同时保持零售价的稳定,或把盐业公司的一部分利润划拨给食盐生产企业,取消强行推广加碘盐的政策,在市场上同时销售加碘盐、非碘盐和其他营养盐,让消费者自主选择食盐产品,就可以既满足食盐生产企业的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食盐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这样“微调”,恐怕要有效得多。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