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物价对比出的“低收入、高消费”伤不起

2011年07月01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至善若水
    近日,一条微博在网上疯狂传播:中国,工资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牛仔裤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工资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齐鲁晚报)

    中美物价之间作对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一个美国人对比中美物价,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商品价格比美国贵或者差不多。而这与国内网友的调查是一致的。

    “一杯咖啡只要2美元,看一场电影只要10美元,分别占美国人平均月收入的万分之六和千分之三。而在国内,同样的比法得出的数据是百分之一点三和百分之三点五,相当于美国居民负担费用的45倍和12倍左右。”中美物价数据的反差不得不让人纠结。虽然网友的调查并没有那么全面,论证也并不十分严谨,但如今物价上涨的压力已让我们感受到这份调查的真实性。

    中美物价反差让民众感受如此强烈,笔者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工资增长缓慢,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二是层层税负加码,大多数商品要征收17%的增值税,让民众承受不起。物价上涨有多重因素,但国人以国内工资承受美国甚至高于美国的物价却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绝对物价还是相对物价,一个趋势是两国的物价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中国普通工人的收入远低于美国,却不得不承受着和美国工人的一样的高消费。

    目前中国员工的平均工资是美国员工的1/15,一个美国人平均工作9分钟就可以买一个麦当劳巨无霸汉堡,而对于中国员工来说,则需要40分钟,是美国员工的4.5倍,而这还得是在待遇好的单位工作。由此看来,低收入、高消费是让我们伤不起的症结所在。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劳动力价格实在太低廉,而这造成工资多年涨不上去。究其原因,和我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有关。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我们在用全球最低价的商品供应国外,换来的却是各种高端商品、奢侈品,尽管他们也是在中国制造的,但贴上国外的标,价格就相差了好几十倍。结果是美元换来了,但民众往往无法承受高消费,购买力始终提高不了。

    如今,房价、油价、水价、电价、食品、医药及各类商品,价格都在涨。其中固然有成本因素推动,但税负却是我们无法忽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藏在商品里由消费者埋单的额外交易成本中,最大成本就是税负。数据显示,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据统计,2010年近8万亿的税收收入中,增值税一个税种占到27.6%,三大流转税占比在65.88%。可见,如果通过降低税收为民减负,那么应该在流转税上开刀。令人遗憾的是,“增值税改革”喊了多年也未见切实成效。国内的税大多都是“价内税”,只要有商品流通,就要交“流转税”。所以消费者只能无奈承担高流转税附加的高价商品。

    提到高税负,欧洲、澳大利亚等地也是高税负国家。但关键问题在于同时他们也是高福利国家。例如,在澳洲,普通居民并没有感到税负带来的生活压力,这是因为,澳大利亚拥有完善的退税和税收优惠安排,并且他们具备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根据规定,有适龄中小学生的澳大利亚家庭可以申请高达50%的教育开支退税。相比于我国,出口可以退税,但内销不能享受退税优惠,这造成国内生产的商品价格甚至贵过国外。政府与民众间社会契约关系,应该建立在公正合理的税收制度之上。建立以所得税、财产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减少价内税的比重,降低商品的价格。这应是税改的题中之义。之前媒体曝出,中铁建海外亏损由国家埋单。毫无疑问,巨亏是由纳税人埋单的,如果税收支出都去弥补国企亏损,那么老百姓对于高福利的向往只能成为“泡影”。

    中美物价对比,带给我们的是关于生活质量的思考。物价上升并不可怕,关键在于经济增长的同时是否带动了人们收入的增长,是否能够降低税负。同时也在提醒我们: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让广大的人民能够真正分享到发展的果实。(至善若水)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