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010年06月12日 14:36   来源:人民网   赵 曜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我国到2000年已胜利实现“三步走”的前两步战略,总体上步入小康社会。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小康社会也有一个发展和建设过程。江泽民同志提出,要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他认为,小康社会既是发展战略,也是发展阶段。这就是说我国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现在已经实现的总体小康和经过20年的努力才能达到的全面小康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是低标准的小康,人均800—1000美元,属于世界中下等国家收入的水平,后者是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3000美元,属于世界中上等国家的收入水平;前者是偏重物质消费的小康,后者是经济、政治、文化比较全面发展的小康;前者是不均衡的小康,在城乡、地区和各阶层之间很不均衡,后者是比较均衡的小康。从消费学的消费类型来说,总体小康是生存型消费,主要是衣食住的生活消费,而全面小康是发展型消费,包括教育、文化、医疗保险、旅游休闲、社会保障等消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尤其是偏僻落后的农村。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艰难的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六大目标,江泽民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又提出建设政治文明,并且把这三大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三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联系起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经济是基础,处于中心地位,是推动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程。悠悠万事,惟发展经济为大。这方面的主要任务是:(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万亿美元,人均达到3000美元;(2)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已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篇大文章;(4)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调节差额过大的收入,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5)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那时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情况将成为过去,城乡差别日益缩小。上述几项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生活发生重大变化。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