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计算机病毒带来科技新挑战

2009年01月04日 06:50   来源:中国经济网   风行之

 专题:改革开放30年系列述评之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1988年,我国发现了最早的计算机病毒“小球”和“大麻”。对于整个互联网来说,1988年也是计算机病毒历史上一个转折点。那一年的“莫里斯蠕虫”病毒在互联网上蔓延,给当时羽翼未丰的互联网以沉重打击。此后通过网络传播的各种病毒如魔鬼般出没。“米开朗琪罗”、“蓝宝石”、“红色代码”、“尼姆达”、“梅利莎”等计算机病毒都能够在十几分钟内传遍网络,攻击全国各地的电脑。

  当时出现的“小球”病毒只是在电脑屏幕上跳来跳去,虽然不对系统造成任何破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用户的电脑操作。这个时候,国内还没有杀毒软件,一些程序员只能用微软的软件缺陷调试程序DEBUG来跟踪清除病毒,这就是最早最原始的手工杀毒技术。DEBUG通过跟踪程序运行过程,寻找病毒的突破口,然后通过DEBUG强大的编译功能将其清除。由于DEBUG强大的侦错能力,在早期的反病毒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也就是这个时候,中国IT界开始进入了反病毒发展的时代。

  使用DEGUG需要精通汇编语言和一些硬盘基础技术,能够熟练使用DEBUG杀病毒的人并不多,杀病毒也就成了一部分人的难题。1989年7月,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局监察处病毒研究小组推出了中国最早的杀毒软件 Kill版本6.0,这一版本可以检测和清除当时在国内出现的六种病毒,这是国内最早出现的防病毒软件。

  1990年4月,深圳华星公司又推出了华星防病毒卡,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块防毒卡。这种防病毒卡可以防治很多已知病毒,并且不怕被病毒攻击,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防病毒工具。然而,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能清除病毒,作为硬件的它同时在安装和升级方面有着诸多的不便,随着病毒数量和病毒技术的不断提高,频繁的升级需要也严重制约着防病毒卡的进一步发展。

  1992年前后,市面上开始流行的防病毒卡已多达五六十种,但是其固有的缺点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到了1994年7月,王江民推出了杀毒软件KV100,并首家在《软件报》上刊登了反病毒公告,将最先捕获的病毒特征码在报纸上公布,供用户手动添加,有效提高了查杀病毒的能力。这种做法在当时特别有效,成为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服务模式。

  1996年前后,当时的主流安全产品“硬件防病毒卡”由于自身的缺陷,已经表现出了诸如“兼容性差”、“硬卡地址冲突”等问题,而杀毒软件的出现恰恰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这个时候,杀毒软件已开始逐渐取代防毒卡,反病毒工作出现了新的转折点。

  当年的9月,国内开始出现了针对微软Office的“宏病毒”,并逐渐流行起来。“宏”是WORD中的一种自动执行的一组操作命令,病毒正是利用WORD的此项功能,将一些有害的代码添加到“宏”命令,从而破坏WORD的正常使用,甚至可以删除WORD文档,在当时来讲,危害极大。这个时候,杀毒软件表现了其优越性,在不破坏WORD文档的同时成功地杀掉了此类病毒。

  成功杀掉“宏病毒”为杀毒软件开了先河,但是之后杀毒软件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被动性。总是先出现病毒,人们才去防御。进入2000年以来,互联网发展的如火如荼,“蠕虫”、“木马”、“间谍软件”、“广告程序”等等,这些对于电脑用户来讲,原本陌生的名词已开始变得耳熟能详起来。病毒发展速度之快也令人瞠目结舌。2000年病毒种类还不到6万种,而进入2008年已经出现了超过100万种的计算机病毒。面对病毒数量以几何级数暴增的情况,反病毒专家们开始着手研究对策,使杀毒软件由被动杀毒变为主动防御,因此,未知病毒防御技术应运而生,开创了杀毒行业对未知病毒主动防御的新时代。

  虽然我们已经可以主动的防御一些未知病毒,在我们的睿智面前,很多计算机病毒已得到了相应的控制,失去了自身的破坏力,但是,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道路依然漫长,挑战也是时刻存在的。

  从1988年我国发现第一个病毒,到现在已经二十年过去了。计算机病毒这种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给我们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的科技人员们并没有让病毒成为我国电脑技术发展的阻碍,也没有让它干扰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建设工作的正常进行。就是在这迎击挑战的过程中,我国的IT防病毒技术突飞猛进,我国的IT产业也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骄人成就。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