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让我认识了突尼斯

2010年08月23日 13:35   来源:东方网   叶文

  突尼斯,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国家。这种陌生,不仅仅是地理上的陌生,更是认识上的陌生。要不是这次上海世博会,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有突尼斯。

  今年,一座对称的高大拱券式门洞的场馆,在世博园C片区的非洲广场精彩亮相,它就是突尼斯馆。无数精采的展示,在参观者的心中拼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突尼斯。

  展馆的进门处有着突尼斯的介绍。这个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的小国家,全名叫突尼斯共和国,面积162155平方公里,人口1040万,90%以上为阿拉伯人,其余为柏柏尔人。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伊斯兰教为国教,主要是逊尼派,少数人信奉天主教、犹太教。

  突尼斯与意大利西西里岛隔海相望,扼地中海东西航运的要冲,汇聚了阿拉伯、地中海、非洲等多种文化。是一个集中了海滩、沙漠、山林的地中海国家。

  进入突尼斯馆,我被一个小喷泉吸引住了。一个圆形的水池里,以一幅地图为背景,白色的陆地与蓝色的海洋,鲜红标志处便是突尼斯。突尼斯版图周围有一圈小洞,分别代表了斯德哥尔摩、莫斯科、上海、悉尼、迪拜、约翰内斯堡、巴西利亚、墨西哥和纽约等地。一条条水柱带着五颜六色从各个小洞口喷射而出,准确地汇集在代表着由红色标识的突尼斯版图。

  喷泉很漂亮,我想一定有它的含义,上前问一位正在擦拭喷泉水的工作人员,无奈他也不知。这时,看到有一个挂着参展人员吊牌的人,在与几个突尼斯人谈话,我想他可能知道。乘他们谈话的间隙,我便冒昧地向他请教。只见他开玩笑地说:“我成了义务讲解员了,这可有知识产权啊!”可见问他的还真不止我一个呢。

  据他介绍,这个喷水池有两个含义,第一,突尼斯四周临水,据说喷泉是阿拉伯人发明的。第二,历史上突尼斯曾先后被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占领,19世纪80年代起,突尼斯沦为法国的保护国,长达70多年。水柱从各方汇集到突尼斯,说明突尼斯有着多元文化的交融,也表示当前世界各大洲与突尼斯的链接。

  这个小喷泉令我对突尼斯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突尼斯人民智慧的展现。

  在突尼斯馆的显著位置,有一张“建立在交流与开放的迷人历史”对照表,上面是中国历史与突尼斯历史的比较。中国的史前史最早追溯到大地湾,那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遗址,图表显示是从公元前5000年至5800年。而突尼斯的史前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0年,在盖塔尔地区教堂建筑发现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遗址。对照表还列举了一系列突尼斯的重要年代,1881-1956年,法国入侵和保护,1956年3月20日突尼斯独立,1957年7月25日突尼斯公告共和国。

  对照表下面的壁画中还展示了“西迪莫哈木德拉特斯”利比朝代大麻墓地(公元前4-3世纪),迦太基的一个腓尼基人住宅区(公元前2世纪)等。

  由此可见,突尼斯虽然独立时间不长,但历史悠久。

  如今,21世纪的突尼斯是一个高涨的国家,其城市是用现代基础设施建造的,未来的重大项目是为提高生活而建立的。突尼斯的太阳能计划,建立的40个项目由太阳能和风能为能源,一年就积蓄660千公吨油当量。从2020年起,6000万电力将输送到欧洲。

  突尼斯馆的精彩,是我意想不到的。

  这颗北非的明珠,终于找到了让它散发光芒的舞台。世博会拉近了突尼斯与中国的距离,使突尼斯人了解了上海,使中国人认识了突尼斯。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