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魏县为举办该县第十届梨花节,从全县教育系统选拔了160名年轻女教师作为礼仪小姐。面对舆论的质疑,由魏县党政官员牵头成立的梨花节办公室,则回应称并无不妥,“之所以这么做是考虑到年轻教师形象好、素质高、责任心强,而梨花节是展示魏县形象的一次机会”(4月6日《潇湘晨报》)。
展示形象就要让女教师做礼仪小姐,这个逻辑是令人惊讶的,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么在梨花节上端水倒茶,以及开车门、提行李、倒垃圾、打扫卫生间之类的活,都应该由县长率领机关干部们承包了,因为尽管他们的形象未必惊艳,但“素质高、责任心强”应该是毫无问题的,因此也更有利于“展示魏县形象”——他们会这样做吗?
我想他们是不会的。他们可能会找出很多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但一个真正的,却又说不出口的理由是:这样有失他们的尊严。既然如此,魏县为什么又非要组织女教师来充任礼仪小姐呢?让教师当礼仪小姐有没有考虑这些女教师们的尊严呢?
尊严就是权利被尊重。而魏县“选拔”这么多女教师作为礼仪小姐,很明显并没有尊重她们的权利。尽管“梨花节办公室”声称她们都是“自愿的”,但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就是:在力量不对称的情况下,自愿的交易并不等于公平的交易。试问,在这些女教师的工作、前途都牢牢被人掌握的前提下,谈论她们充当礼仪小姐是否自愿,又有什么意义呢?
坦率地说,女教师的身份和礼仪小姐这样的工作并不相称。教师主要靠自己的学识、人品获得公众的尊敬,而“礼仪小姐”则主要靠相貌、笑脸吸引别人的眼球。魏县的“梨花节”,美其名曰弘扬“梨花文化”,但明眼人都知道,无非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那一套。礼仪小姐在这种场合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女教师该干的,女教师也不一定干得好。
女教师不是官员的使唤丫头。魏县发生的这起“创意”事件,说到底,表明在当地官员心中,并没有丝毫的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也没有意识到教师形象对下一代潜移默化的影响,“尊师重教”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挂在嘴边上的一个口号罢了。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