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峰两会观察】解决贸易争端中国应具有前瞻性

2013年03月13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3月12日,商务部发布终裁公告称,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甲苯二异氰酸酯存在倾销,将对其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3月12日 中国网)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杨桂生建议,要尽快修订《反倾销条例》,维护中国产业不受侵害。“我们要打赢国外商品的‘倾销战’,首先要在立法上完善起来。”应该说,要消除中国商品的“反倾销”魔咒,必先把自己的法律围墙筑牢,立法缺位致我国反倾销不力的这种情况必须尽快改变。

    在国际贸易争端中,最好平抑冲突的办法当然是国家间或区域间进行协商谈判;但我们往往是不够“主动”,特别是“主动出击”不足。不得不说,中国的光伏产品已经被逼到毫无退路的边缘地带,那种退缩、不主动迎战换来的是一次次更加升级的“刀砍”。

    虽然说月初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决定”很难与此番商务部的“反倾销终裁”生硬地联系起来,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面临的压力正在增大。随着美债、欧债危机扩散,各种不利因素并没有消散,欧美等国的贸易保护思潮进一步抬头的势头是很难消减的,贸易纠纷和争端甚至会更加激烈。如果我们不做充分的准备,以更大策略与勇气去应对,通过世贸组织和国际法规定的途径和手段去主动出击,不但无法坚决维护我们的权益,更使得对方变得“得寸进尺”,而且“肆无忌惮”的动力日日增进。

    无论是光伏产品,还是汽车零部件、服装纺织、钢铁产品等等,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我们除了反思“世界工厂”这种贸易行为的不利因素外,也应该想一下,“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一轮又一轮的贸易救济和贸易保护,中国企业蒙受着重大的经济损失,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也是一次次受损。

    此外,“主动才能避免被动”,而且有了“主动”,别人也就不会老弄“花招”。中国对外贸易维权的思维该好好地改了,不改就没有出路。我们必须增强解决贸易争端的前瞻性,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该出手时就果断出手”。应该知道,主动出击对于解决贸易争端来说,是避免矛盾往恶性循环发展的最佳方式。(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个人专栏·延伸阅读

>>>【振峰两会观察】<<<

 

   【振峰两会观察】扶持小微企业,政府不能"越俎代庖"

 

    【振峰两会观察】PMI显示中国经济复苏 服务业挑大梁

 

  【振峰两会观察】不能放弃"外贸出口拉动经济"模式

 

   【振峰两会观察】制造业升级刻不容缓,关联新"红利"

 

  【振峰两会观察】学林毅夫用"婴儿之眼"看中国经济

 

【振峰两会观察】帮扶小微企业不能光“画大饼”

 

【振峰两会观察】"人的城镇化"不是地产化的"春天"

 

 【振峰两会观察】中国企业"走出去"不能老是单腿跳

 

     【振峰两会观察】中国是推进亚洲经济发展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