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晚,南京师范大学一名学生在宿舍洗澡时触电,最终导致死亡。而事发后赶来急救的校医院医生,显得比同学们更手足无措,由此引发了学生对校医院医生医疗水平的质疑。(6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生对校医院医疗水平的不满,凡经历大学者都心领神会。诚如新闻所言,“很多校医院是高校裙带关系较严重的地方”。而裙带关系的暖昧容易派生出医疗水平的缺陷,当这两者碰上大学生激烈的情感特质,校医院医疗水平令人无法承受之轻,随之被抹上了过度叙事的色彩。
作为事业单位的附属机构,校医院可谓缺乏竞争、旱涝保收,“铁饭碗”、“保险箱”一般的工作性质令人艳羡。与此同时,诊疗项目的有限,也使得校医院卸掉了卷入医疗纠纷的风险。因此,校医院成了校内教职人员家属的理想工作地。
但应看到,校医院与校内教职人员紧密的“裙带关系”,不可与腐败乱象等量齐观。在很多情况下,校医院的这种指令性安置就业,正是吸引、挽留紧缺人才的必要贡献。诸如“据知情人透露,校医多是校领导、博导、教授的家属、亲戚”(6月29日《中国青年报》)的说法不无偏颇:很多情况下,今日的“校领导、博导、教授”,在当年和家属一起进校工作时,只有助教、讲师职称或较低的行政级别。如果没有稳定的“后方”,他们很可能会与学校失之交臂或者中途流失。而且,到校医院工作的教职人员家属,有些是抛弃了优厚待遇随引进人才一起来校的。况且,有些家属的医疗水平并不差。
寄望于校医院彻底卸下安置教职人员家属的“使命”,那实际上是脱离了当下严峻就业语境的“自说自话”。真正优秀人才的稀缺性,使得不同高校在人才争夺战中不断抬高“价码”,于是,解决家属工作成为一根必备的橄榄枝,校医院自然而然地也被要求分担安置家属的责任。
与此同时,校医院服务师生健康的宗旨,是不可更移的铁律;生命的无上可贵,是不能妥协的人道。而如何协调校医院宗旨与其安置就业的“使命”,则是校医院“自我疗伤”般的难题。
欲破解校医院面对的这种安置就业与医疗水平的“两难”,学校有责任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校医院医疗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也应设置一定的“门槛”,并严格考核,在进人之初婉拒资质太弱的教职人员家属进入校医院。其实,在大学的医疗保健已经实现了部分社会化即“大病转诊”等措施的当下,把基本项目的医疗水平提高到师生满意的程度,并非是什么天大的难事,就看校方是否真正体会到校医院“病”得有多深。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