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养老服务职业化是“老有所养”的范本

2010年12月19日 11:46   来源:东方网   林伟
    “十二五”末,全市拟新增养老床位2.5万张,总量达12.5万张,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100家,老年人社区助餐点200家,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老人力争达到30万人。今天上午,记者从“2010年世界华人地区长期照护论坛”获悉,未来5年申城“9073”养老服务体系将更加重视职业化和专业化。(2010年12月18日《新民晚报》)

    有关专家曾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万的增长速度,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而据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高菊兰介绍,截至2009年底,上海市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315.7万,占总人口的22.5%,日益加快的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经济负担加重、社会保障压力增加、劳动力结构老化、传统养老方式变革等重要影响,并给老龄事业的发展带来直接挑战——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导致医疗、护理和照料需求的激增;目前上海家庭平均人口数不足2.7人,家庭照料功能日益弱化,因此,老年人生活照料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要求养老服务提供多样的服务,让不同经济能力、不同自理能力和不同喜好的老年人都能各取所需。

    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上海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家庭养老与社会化为老服务共存的新模式,探索一种能够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需求的新形式。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下,“9073”养老服务体系也就应运而生。

    报道称,目前,本市已建立了“9073”的养老服务体系——90%为家庭养老,7%为社区居家养老,3%为机构养老,全市拥有养老机构615家,床位总数10万张;社区助老服务社234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83个/家。未来5年,“9073”体系将继续成长。在30万老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之外,本市拟新增2.5万张养老床位,探索建立养老设施土地储备制度,鼓励利用农场等资源建设养老设施。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要满足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为此,“到2015年,本市将形成10万人左右的职业化、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高菊兰说。

    在笔者看来,关爱老人,实现“老有所养”,上海作出了表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折射出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全社会都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在如何拓宽、延伸“老有所养”的服务功能上,还是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的。尤其是养老服务是一种特殊的老年公共服务产品,直接关系到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受身心状况的制约,高龄和失能老人需要实行机构养老,因而也十分需要专业的护理。

    所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养老服务职业化、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发展,是实现“老有所养”的发展方向,更是实现“老有所养”的主流力量。因此,上海的范本很有学习借鉴的价值。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