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得虚名的“京城四少”

2011年09月22日 14:4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高初建
    去年12月,两个年轻人在北京王府井发生纠纷,并有寻衅滋事、私藏武器等犯罪嫌疑。据报道,两位当事者一个叫王烁,一个叫王珂。有媒体称,这二位是“京城四少”中的人物。

    在百度搜索上,所谓“京城四少”指的是四位与女明星频传绯闻的“富二代”,包括王烁、王珂,还有另外姓汪的。关于这“京城四少”的家世、财富,以及他们分别与内地和港台的多位女明星之间的绯闻,坊间多有传闻。其是非真假,一时难以分说。

    一听到“京城四少”的称谓,很容易联想到“战国四公子”、“明末四公子”、“民国四少”之类的历史人物。在我看来,能够被人齐称并列为“四公子”或“四少”之人,必然是在其所处的时代中鼎鼎有名的人。他们不仅出身显赫,而且必须是才华横溢,在多方面有所造诣,甚至是有大功绩,干过大事业,足以流芳百世让后人景仰的人。

    比如,信陵君窃虎符救赵国,展现出来的是大智大勇;孟尝君能领导一班鸡鸣狗盗之徒干出一番名堂,不提组织能力也得承认他礼贤下士的风度。陈贞慧、侯方域、方以智、冒辟疆这“明末四公子”文采冠绝一时,流传下来的文章,开创的文风,足以让后人学习。在“民国四少”中,红豆馆主溥侗和东北少帅张学良就不说了,那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封疆大吏张镇芳家的少爷张伯驹,哪个不是胸藏锦绣,妙手文章,书画词翰、戏剧音律、文物收藏样样有一套?不少人都知道袁克文反对袁世凯称帝,他的诗句“绝怜高处多风雨,莫上琼楼最上层”脍炙人口。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给自己专藏藏品的“一鉴楼”撰写过一幅长联,其上联是:“屈子骚,龙门史,孟德歌,子建赋,杜陵诗,稼轩词,耐庵传,实父曲,千古精灵,都供心赏;”下联是:“敬行镜,攻胥锁,东宫车,永始斝,梁王玺,宛仁钱,秦嘉印,晋卿匣,一囊珍秘,且与身俱。”不要说这对联的工整,只看其中所用的典故,可知他的文化功底是什么水平。

    至于说张伯驹,只提一件事:当初,他为了不使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流失海外,竟卖掉自己的大宅子收藏了这幅名画。1956年,张伯驹将包括《游春图》以及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唐李白的《上阳台帖》、唐杜牧的《赠张好好诗》、宋范仲淹的《道服赞》等一批稀世珍品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如此豪举,不愧“民国四少”之名。

    与曾经的翩翩公子们相比,凭着和女明星闹绯闻、攀亲眷出名的“富二代”,如果也称为“京城四少”,实在是浪得虚名。在我看来,生于豪门没有什么错,关键看自己的路怎么走。人们知道有一些“富二代”,小时候就被严格管教,受到了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年纪不大就在家族企业中独当一面,努力完成着企业传承的使命。这样的人为人低调,虽然品位很高,爱好广泛,但他们决不肯自诩为“少爷”,也拒绝此类称呼。

    恰恰是有那么一类“富二代”,他们生来衣食无忧,从小养尊处优,以当“少爷”为荣。然而不争气的是,他们空有一副皮囊,却不学无术,胸无点墨,所擅长的就是开着兰博基尼敞篷跑车追女星。当然,只要女明星们喜欢这一套,那都是自己的事。但是,如果有人拿着父母挣来的钱当炫耀的资本,事事张扬目中无人,真像“衙内”、“阔少”那样胡作非为瞎折腾,不仅让人看不起,而且早晚非把自己折腾惨了。

(责任编辑:武晓娟)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