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部崛起消除中国经济“塌陷区”

2009年02月15日 17:44   来源:中国经济网   肖黎

 专题:改革开放30年系列述评之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中国在历经了东部的“沿海战略”、西部的“大开发战略”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后,对最后一块经济塌陷区——中部地区实施了“崛起战略”,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版图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图式的完成。

    历史将记住这个时刻——2006年5月19日。这一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发布,标志着中国正式拉开了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序幕。这是中国施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日趋清晰、成熟的一个临界点。

    中国的中部地区是指山西、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六省。这六省处于中国的地理中部,恰似中国的“心脏”,所以古语就有“中原定,天下安”的说法。

    改革开放不仅给予了普通中国人越来越好的生活,也教会了人们认识和认知,以至关注自己生活区域的经济走向——对中国来说是广义的经济小环境,对个人来说则是经济大环境。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区域经济已不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个人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水准。

    “不东不西,不是东西”——这是中部六省对自己从地域到经济状况的感慨,或许正能体现出中部地区在2006年之前的状态,这也是中国区域经济的尴尬所在。在没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之前,中部地区的经济在国家政策层面上没有得到区域性的倾斜,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东西断档、南北失衡的结果。

    事实上,从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上也能看出这样的尴尬局面。改革开放以降,人员流动主要是南北对流、东西互动,即北方人打工、创业直接杀向东部沿海地区,南方各种资金也直接流向东北、华北等重要工业城市,而中部地区始终处于“留白”的状态中。

    区域经济政策的长期不平衡导致中部地区优势地位模糊化——承东启西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是虚拟化。中部六省的民众对区域的整体认同性也出现了不断下降的趋势——六省各自的中国“中心地位”的地理概念与经济概念并不吻合;迷离模糊的定位,也让中部地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区域整体概念产生了迷失,“内地、西部或中西部地区”等一系列模糊性概念掩盖了“中部”的本质。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是一直客观存在的。改革开放政策率先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得到试验和实施,得天独厚的沿海区位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有效倾斜促使东部沿海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其后,中国西部经济的严重滞后使“大开发战略”得以面世,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收益。这时人们逐渐发现,区域经济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版图完整性的决定性因素了。

    与周边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中部塌陷”。早在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概念。2005年,中国政府及执政党在对经济工作提出的六项任务中也谈到了对中部地区的看法和期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部崛起战略”对中部六省来说是有预有谋的,多年的蓄势只是在期待国家政策层面的推进。2006年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河南以“中原隆起”显示决心;湖北以“武汉经济圈”告白天下;山西、湖南各有自己的妙招法门;安徽、江西则采取了既“东张”又“西望”的态势……

    事实上,“中部崛起”的意义已经不限于中部地区本身。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实现中部省份真正意义上的“承东启西”作用,藉以现实中国经济版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中部崛起”的最终意蕴。

(责任编辑:关志云)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