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网言众议:对境外乳企开出反垄断最大罚单就够了吗?

2013年08月09日 06: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国家发改委7日宣布,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约6.7亿元,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开出的最大罚单。惠氏、贝因美、明治等3家企业因配合调查、提供重要证据,并积极主动整改,被免除处罚。(8月7日中国经济网)

奶粉;罚单


    【质疑】开出反垄断最大罚单就够了吗?

    中国经济网网友 于文军

    罚款可以震慑洋奶企一时。但他们能否就此收手,变得老实本分?难说!

    事实上,洋奶企敢垄断经营,与国内奶企的不争气有关。因为国内奶企产品质量难以恭维,国内消费者只好选择洋奶粉,甚至达到了盲目迷恋的程度。洋奶企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赚得盆满钵满,自然也就使出垄断经营的损招了。假如国内奶粉质量过硬,敢与洋奶粉一决高下,恐怕就不会出现今天的局面了。因此,若想改变洋奶企垄断的局面,从根本上讲,还是要抓国产奶粉的质量。

    【支招】反垄断之剑应舞得更坚决一些

    中国经济网网友 谭浩俊

    这些境外奶企在其他国家还是比较“老实”的,为什么到了中国却一个个变得贪婪至极呢?显然,这与我国在反垄断方面的惩处力度比较薄弱有关。如果我们在反垄断方面也是见“鬼”就打,见违规行为就严厉查处,这些境外奶企也就不可能这么胆大妄为了。

    只要存在垄断行为,反垄断之剑就应当毫不犹豫地立即挥出,将其杀死在萌芽状态,而不是等其获取大量暴利后再进行处罚。事后就算处罚再重,与这些企业获得的暴利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对垄断行为,只有使其获取的利益远远满足不了垄断风险造成的损失,反垄断才会真正取得效果。而现在的罚金与这些企业近年来在中国市场获取的利益相比,显然是难以产生痛感的。

    【警示】也不能放任本土企业垄断

    中国经济网网友 叶祝颐

    现实生活中,不仅洋奶粉企业爱玩“价格垄断”的把戏,国企尤其是一些垄断央企亦是如此。一面哭穷涨价,左右市场定价话语权;一面又奢侈浪费,独享高福利待遇。这些垄断央企往往赚钱多多,福利羡煞民众,但是他们在上交利润、让利于民等方面却显得十分吝啬。

    对照发改委重罚洋奶粉企业的反垄断案例,如何督促国内垄断企业的利润血管里能流淌道德血液,也值得探讨与反思。我们不妨从完善制度设计入手,充分激活市场竞争机制,让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合法市场的框架内展开博弈,依靠市场的力量逐步打破部分央企“一企独大”的垄断局面。

    【根本】选择权掌握在消费者手中

    中国经济网网友 雨天

    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一艘航行在市场“大海”中的船,各种销售商就好比船员,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就好比指挥这艘船航行的“雷达”,而消费者却是决定这艘船该继续航行还是沉没的“海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很简单也很通俗,无需重复了。只有当企业善待消费者时,消费者才会用持续的购买力给予企业更多的回报。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友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mai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