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一座城市的灵魂,莫过于逛一逛它的菜市场。本地方言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鲜虾活鱼在水箱中活蹦乱跳,五颜六色的瓜果蔬菜整齐摆放,扑面而来的喧嚣与活力,总能让人卸下烦恼。更何况,如今的菜市场,不止有菜。
近年来,不少城市对菜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智慧化升级,拓展了其服务功能。北京崇文门菜市场在原址重新开业,融入了轻食、文创、生活服务等多元业态;浙江台州月湖农贸市场的智慧大屏上,当日商品种类、菜价、客流量等信息一目了然;在江苏苏州双塔市集,居民买菜之余还可以听一段评弹。
老场景承载新体验,有颜值、有乐趣,菜市场正从单一的买菜场所,转变为集购物、餐饮、社交、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社区生活综合体”。对老街坊而言,这是常逛常新的体验,对年轻人来说,更是一场充满新鲜感的“市井漫游”。
菜市场汇聚了三餐四季,是最贴近日常生活的人间烟火。印象中的菜市场,是湿漉漉的地板,是混杂着腥味的空气。如今,环境干净整洁、经营模式特色鲜明、服务人性化。菜市场的这些变化,回应了年轻一代个性化、体验式的消费需求,折射出美好生活的日新月异,也为文旅产业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前有City Walk,今有Market Walk,不少菜市场已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云南昆明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内,600多家摊位纵横交错,每日吸引数万消费者购物打卡;天津红桥区西北角早市、武汉硚口区宝善市集,同样上演着这般热闹景象。
菜市场的千姿百态,既呈现着生活的本来面貌,也对城市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造升级能让菜市场走红,但是,是否所有的菜市场都需要改造?装修焕新、业态升级后,物价是否会随之上涨?在吸引年轻客群、外来游客的同时,如何服务老年顾客、本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