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猎奇“吃”出的人气,不要也罢

2025-06-23 09: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最近,有关“吃”的话题很火热。新鲜芦荟剥皮后蘸蜂蜜艰难吞咽,咀嚼自制的冰糖老鼠干、鸵鸟屁股蛋挞等食物,更有主播直接大口喝起食用油……有媒体曝光了网络猎奇怪异吃播不断刷新底线的现象。

多数人恐怕跟笔者一样,看到这些文字描述就觉得“很反胃”,对于那些“辣眼睛”的表演也不会瞅一眼。一些博主啥都敢吃,哪个能刺激关注,能让粉丝的肾上腺素飙升,就从哪里下手。要是“捧臭脚”的多了,他们离带货的目标就不远了。

一句“吃你家大米啦”,是这些人和粉丝会经常搬出来的说辞。确实,自己在家怎么吃喝,别人管不着。但把这些“丑态”放到公共平台上,就得需要说说了。其实,病态吃播带来的流量,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浪费食物自不必说,对身体的伤害也是不容忽视。这种宣扬畸形审丑心态的行为,更严重破坏了行业健康生态。

网络乌烟瘴气,主播盆满钵满,平台抽佣酸爽。这样的现象不能容忍。板子就要打在平台身上。这年头,对着手机说句话或者打个字,平台都有可能给你精准推送商品,管住这些吃播是难事吗?直播的监管就应该全天候无死角,对那些博眼球的行为,要“一封了之”。

监管部门也得多辛苦一些。把这些账号纳入黑名单的速度还要快一点,力道还要狠一点。一方面,黑名单要全覆盖,同一身份证名下账号违规,全网“清零”。另一方面,黑名单还要多维度,不能只是拉黑违规的账号主体,还要对那些“睁一眼闭一眼”的平台给予相应处罚才行。可以说,拒绝毒流量,离不开平台的配合。

不妨沿着利益链多探讨一下。所谓有什么样的地,就种出什么样的果子,镜头前猎奇心态的观众少了,这些吃播就只能自娱自乐了。此外,对厂商来说,给这样的吃播投放广告,这是给自己产品宣传还是抹黑呢?应该多掂量一下。

内容是真正的流量密码,吃播的目的应该是分享饮食快乐、促进健康消费。如果吃播只能靠猎奇、怪异,甚至自虐,才能有人气,那么这样的吃播,不要也罢。(中国经济网 年巍)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靠猎奇“吃”出的人气,不要也罢

2025年06月23日 09: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最近,有关“吃”的话题很火热。新鲜芦荟剥皮后蘸蜂蜜艰难吞咽,咀嚼自制的冰糖老鼠干、鸵鸟屁股蛋挞等食物,更有主播直接大口喝起食用油……有媒体曝光了网络猎奇怪异吃播不断刷新底线的现象。

多数人恐怕跟笔者一样,看到这些文字描述就觉得“很反胃”,对于那些“辣眼睛”的表演也不会瞅一眼。一些博主啥都敢吃,哪个能刺激关注,能让粉丝的肾上腺素飙升,就从哪里下手。要是“捧臭脚”的多了,他们离带货的目标就不远了。

一句“吃你家大米啦”,是这些人和粉丝会经常搬出来的说辞。确实,自己在家怎么吃喝,别人管不着。但把这些“丑态”放到公共平台上,就得需要说说了。其实,病态吃播带来的流量,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浪费食物自不必说,对身体的伤害也是不容忽视。这种宣扬畸形审丑心态的行为,更严重破坏了行业健康生态。

网络乌烟瘴气,主播盆满钵满,平台抽佣酸爽。这样的现象不能容忍。板子就要打在平台身上。这年头,对着手机说句话或者打个字,平台都有可能给你精准推送商品,管住这些吃播是难事吗?直播的监管就应该全天候无死角,对那些博眼球的行为,要“一封了之”。

监管部门也得多辛苦一些。把这些账号纳入黑名单的速度还要快一点,力道还要狠一点。一方面,黑名单要全覆盖,同一身份证名下账号违规,全网“清零”。另一方面,黑名单还要多维度,不能只是拉黑违规的账号主体,还要对那些“睁一眼闭一眼”的平台给予相应处罚才行。可以说,拒绝毒流量,离不开平台的配合。

不妨沿着利益链多探讨一下。所谓有什么样的地,就种出什么样的果子,镜头前猎奇心态的观众少了,这些吃播就只能自娱自乐了。此外,对厂商来说,给这样的吃播投放广告,这是给自己产品宣传还是抹黑呢?应该多掂量一下。

内容是真正的流量密码,吃播的目的应该是分享饮食快乐、促进健康消费。如果吃播只能靠猎奇、怪异,甚至自虐,才能有人气,那么这样的吃播,不要也罢。(中国经济网 年巍)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