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勇:北京禁止群租 会不会流于空谈?

2013年07月19日 06:3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有消息称,北京一处80平方米的出租房内竟住了25人。18日,北京酝酿两年的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标准出台。该标准规定,出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单个房间不得超两人,不得分割出租,不得按床位出租,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不能出租。

    看过这则新闻,笔者心里一片茫然,居然不知道对此说些什么。但我们可以从网友的留言中看出,普通民众对此举持否定态度的几乎是100%。

    北京出此政策,其出发点应该是好的,即要改善人居环境,让居者有其屋,而且是一个舒适的房间。不过正如人们调侃的那样,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

    那么,北京花大力气出此新招,为何费力不讨好呢?

    租房是老百姓自己的事,如果地方政府强行插手,似乎有点儿欠妥。的确,北京市相关部门对老百姓租房的事管得太细了。老百姓租多大的房屋,一个房屋住多少人,作为独立的经济人,应该有选择的自由。如果有关部门强行干预,明显有点儿多管闲事。

    如果有关部门要对老百姓租房的事儿进行干预,试问,当老百姓租不到符合规定的房屋,或者是没有钱能租到合规房屋居住时,是让他们住在桥洞里,还是住到屋檐下呢?25个人挤在一套房子里,至少可以遮风挡雨。如果不允许合租,势必会导致房屋租金上涨,会让更多的人居无定所。当老百姓没有地方住、无房可租时,桥洞下、火车站、屋檐下的“流浪儿“肯定会增多,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也必然增加。

    当然,如果北京能够给每一个无钱租房的人提供住房保障,那么这种政策措施将会是积极、人道的,全社会都应当支持。但如果既不能提供充分的保障,又没有在老百姓能够接受的范围内采取可行的办法,那么这种措施最终将会流于空谈。(黄海勇)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整治房屋"群租"现象,不能只拿房客开刀

 

解决"群租"从开放大学毕业生申请廉租房做起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