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斌:“我国87.4%家庭拥有自住房”背后的民生之困

2013年07月19日 06:31   来源:中国经济网   

    17日,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其中显示:2012年,全国87.4%的家庭拥有现住房产权,住在单位房、公租屋或廉租屋的家庭比例很低。农村家庭拥有住房产权的比例高于城镇家庭。(7月18日《南方都市报》)

    我想到一个问题:结了婚,育有子女,并且拥有一套房屋的产权,是否就意味着真正拥有了一个家?

    家,对于我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传统的解释,“宀”就是屋宇的意思,不仅建有屋宇,而且住在自建的屋宇之内。“豕”,指猪,屋内养着猪,意味着肉食有一定保障,更有生活稳定的意思。同时,生活稳定不仅指经济收入较为稳定,更指家庭结构稳定,不会被碎片化。今天我们对于家的理解,实际上仍然与之类似。

    但中国的现状却非常特殊。特别在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集镇甚至县城、市里,家庭碎片化是普遍的现象。而家庭碎片化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家庭结构碎片化。青壮年离乡外出打工,一年才回家一次,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一次回家也就呆十来天而已,留守家中的唯有老弱。在我所居住的江汉平原农村,如果只是在路上碰见,回家的父母认不出自己的孩子,留守的孩子认不出自己的父母,这种情况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二是房屋产权与实际使用权分离。以江汉平原为例,农村、集镇现在处处是楼房,修得高大漂亮,但业主在哪里?他们基本都常年住在千万里外打工处的集体宿舍或自己租来的鸽子笼般的房子里。偶尔回乡时,才能在属于自己的房子里做几天“客”。其他绝大多数时候,一把大锁锁住了楼房内的荒凉。农村的房子质量并不怎么好,使用寿命也就是三十年到五十年。建房时,男儿、女儿正当年、刚成家,而随着岁月流逝,当男儿、女儿都衰迈归来时,空锁了几十年的房子也接近了使用寿命的极限。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与之类似,在中西部的县城、市里,也有大量房子空置。除炒房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业主在外打工。在此情况下,尽管许多人名义上是一套房子的业主,但实际上,他们根本行使不了对房子的使用权。

    如果真正将房屋产权与使用权挂钩,真正以民生惬意为念,那么农村、集镇以及中小城市家庭对住房的真实拥有率是多少呢?若是展开调查,恐怕是一个相当悲惨的数字吧!因此,所谓中国家庭住房自有率远比其他国家高,本来就是一个虚无的概念。

    这种惨淡的现实状况自然由多种因素所致,包括城市房价高昂、户籍歧视等原因。在此,我只想说:任何一个严谨的学术机构、个人在做社会调查、数据统计时,都不要“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不要人云亦云,而要勇于面对社会的真实一面,并通过调整统计标准或附加详细解读使报告、数据能够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这不仅是为了坚守学术良知,更因为在报告、数据的背后,卷曲着亿万人的追求与失落、喜悦与哀伤。(许斌)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居民房屋自有率高于欧美,值得炫耀么?

 

人均住房36平米 逼仄现实再遇“华丽”数据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