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很贵,这是中国银行间市场前所未有的情况。财经新闻几乎全部都是围绕着钱荒的话题,外媒更是称中国正在发动一场“可控的金融危机”。
说这是金融危机,也不算过分。上周四,银行间市场隔夜拆借利率飙升至13%,这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甚至周四中午,隔夜同业利率一度在25%的位置成交,而隔夜回购利率更一度达到30%,不少国债逆回购品种的收益率也突破了20%。
这简直就是将高利贷搬到了银行间市场,绝对不亚于金融危机。从这个周末的消息来看,央行对于释放流动性仍然没有松动的迹象。这场危机估计还要持续下去。
这场危机的主动权完全在央行。那么,央行此次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
央行这么做,首先针对的是中国经济的主要症结:大量的资源错配至不具备经济合理性的项目,大量错配至低效率的部门,以至于许多企业已无法产生足够覆盖利息的资产回报率。而这些僵尸型企业难以灭亡,并占据着大量信用资源得以存活,最终只会导致生产率衰退。
今年以来,中央多次表明要直面过剩产能和经济下滑的风险。然而地方政府和银行都拒绝让陷入困境的企业破产,这些过剩的产能仍逆势开工。不开工,现金流动就会断,存量债务可能就无法存续——这成为了银行和地方政府的一块心病。于是,为了维系存量债务存续,资金仍往死去的部分输送,以至于低效经济大量占据了生产要素,人工、资金、原料很大程度上处于被无效消耗的状态,而这种消耗使得要素价格呈现虚假的“紧平衡”。这就是上半年CPI坚挺和PPI连续走低的原因了。
地方政府的续命,使得企业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得以延续,进而导致CPI上行;而这些企业本身的市场认同度低、供过于求难以改善,于是进一步导致了制造业产品出厂价格的连续走低。
可见,这组数据的背离,本质上来说,是地方政府强行输血过剩行业以稳定账目安全的需求导致。诚然,这种做法不会在地方引发更大规模的债务、坏账和失业风险,然而,对于中国整体来说,并不利于经济的低位企稳。实际上,实体经济创造收入的能力已在快速衰竭,并且错配的资源很可能使中国错失再度崛起与转型的良机。
这是实体经济的问题,也是中央此次强行整顿的初衷。
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问题也很大。中国的银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差强人意。2008年之后,通过大大小小的融资平台,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呈现了大跃进的局面。2010年,贷款风险被警示后,各大银行通过理财计划和买入返售持有了信托权益等资产,大量同业资金投入非标准化资产。
有不少银行超出监管部门限定比例,将资金融入信托行业。中国利率存在双轨制,也就是说,民间借贷利率明显高于银行本身的利息水平。通过各种途径将信贷业务包装后投入高利率市场已常态化。这么看来,央行这次收紧,同样可以理解为是对这些银行的“敲打”,逼迫他们尽快将表外融资回表。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央行人为把控的“金融危机”正在紧锣密鼓地上演。2月末,央行开始拒绝释放流动性,并且持续以定量的手段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后次贷危机时代的首轮紧缩周期。其后,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问题,将这种整顿的思路逐渐公开化。6月20日,这种紧缩趋势进入高潮并且演变为我们当前所看到的“危机”。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所谓的“可控金融危机”,可以看作是监管层逼迫各大银行将资金从空转和不良产能中释放出来,一方面投向实体经济中潜在的优质资产;另一方面也以敲边鼓的形式,将银行业违规操作的风险提前暴露出来,以此来解决中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的资本错配和违规风险问题。
这么做是否存在风险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最近,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就被曝出现资金违约,这成了市场上的一枚重磅炸弹——作为银行间市场的出借方四大行之一,如果中行违约,严重性将远远超过此前传闻的光大银行违约。
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很大,但同时又完全掌握在央行的手中。其实“降准”只是一句话的事儿,但是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来说,“不破不立”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形容。中国不再需要四平八稳甚至带有包袱的伪增长。也恰恰是基于这个前提,新一届政府也许是要通过一次银行业意料之外的强硬态度来传递一个新的思路——银行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盛夏已过,以往央行投放资金、平抑利率、拯救行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商业银行从现在开始,在续命不良资产和忍痛寻找新增长点中不再拥有两全的处境,而同样的处境也通过银行很快地传导至整个经济领域——凛冽寒冬将至之前做出抉择,这或许是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许一力)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稳定——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中国角色
中国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独特优势和条件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