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三公经费预算公开 中央做表率地方应跟进

2013年04月19日 10: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中央部门公开2013年预算,“三公经费”预算首次同步亮相。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随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中央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各自2013年的部门预算,2013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全面启动,一并亮相的还有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69亿元。这一数据比去年的预算执行数减少1.26亿元。

 



    “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对于公众来说,最感欣慰的当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在今年3月17日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李克强总理提出“约法三章”:本届政府任期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如今恰好过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我们可以发现承诺正在兑现。【详细

    严控的态度需坚定不移

    严控“三公经费”的态度需坚定不移,但严控不等同于大幅压缩,具体压缩多少需对应政府工作的现实需要,量力而行。继续增加“三公经费”预算是不正确和不能接受的,同时大规模压缩这种开支大概又是不切实际的。后者作为舆论的一种情绪可以理解,但它不应是一个成熟社会的严肃要求。【详细

    地方政府应该积极跟进

    对于预算公开,外界一直期待在细化上下工夫。长久以来,公众要求公开各级政府部门的“三公”消费支出详单。事实上,如果能坚持做到全面、细致公开各级财政消费,不仅能使浪费公款的行为有所收敛,对打击腐败行为也有益处。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能让一切利用公款“灰色消费”的行为无处遁形。实行阳光财政,有利于扭转一些官员“乱花公款不眨眼”的局面。【详细

    要公开到公众看清“裸泳者”

    现在公众期待“潮水退去”,预算公开贵在“通俗”,重在在“细化”上做文章。公众看不懂预算,首先不是因为预算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而是太过抽象。所谓通俗,就是“细化”,要细到“项”,甚至细到“目”。一个部门,有多少台公车,一台公车花了多少钱,养车一年花了多少钱,每次修理费多少,要让公众心中有数。潮水退去,谁在挥霍公帑,人们一览无余。【详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此次公布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实现了政府之前的承诺。1.26亿的真金白银省下来,民生支出又能多一分保障。在此基础上,还要强化预算刚性、盯紧其他支出、控制经费源头等。

    当然,正如十八大报告提出,还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必须彻底消灭预算外的收入和支出,让政府部门所有收支都接受人大的审查监督,从而为“三公”消费隐性增长釜底抽薪。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