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政部消息,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69亿元,与2012年预算执行数相比减少1.26亿元。这实现了中央政府关于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承诺,在信息透明和严控政府开支两方面都称得上是进步。
然而互联网舆论昨天最初反应的突出调子仍是抱怨。或许在新的舆论现实下,政府预算的这种调整能博得掌声已经很难。舆论的愿望没有错,它带来的压力是廉政所必需的鞭策。对于政府确实难以做到的部分,社会将会慢慢悟出并接受。
公开政府的“三公经费”终将被证明是有着多重意义的里程碑式改革。它未必能把人们的期待兑现得一步到位,但它带来的改变犹如关闭的房间推开了窗户,它把“透明”的意义带到政府运行的最核心部位。
中央本级“三公经费”减少1亿多,总数不算多,它的最大意义是实现了“减少”。有公司管理经验的人都知道,当一个公司处于发展和上升期时,减少整个管理层的类似“三公”支出是多么不容易,公司做这样的决策一定会非常谨慎。
国家不是公司,公司只追求效率,国家则更需要各种追求和利益的平衡。中央改作风的决定不少都与“三公经费”涉及的领域有关,而且民众已有“三公经费”管理不严的普遍印象,中央本级带头压缩“三公经费”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国家管理又有同公司管理相通的一面。中国蓬勃发展,内部运行不断加快,对外交往越来越多,中国官员在确保不扩编的前提下,平均繁忙度势必增加。“三公经费”是维持官员办公能力和节奏的专项财政安排,在国家上升期,它的压缩空间实际又是有限的。
我们认为,严控“三公经费”的态度需坚定不移,但严控不等同于大幅压缩,具体压缩多少需对应政府工作的现实需要,量力而行。继续增加“三公经费”预算是不正确和不能接受的,同时大规模压缩这种开支大概又是不切实际的。后者作为舆论的一种情绪可以理解,但它不应是一个成熟社会的严肃要求。
中国是“大政府”的社会,实际上简政放权的努力会同社会治理总量的增加不断对冲,中国政府对社会的直接管理比例会逐渐缩小,但管理的绝对量很难在短期内下降。后一种下降需要社会自我治理能力不断成熟的添补,它只能是渐进的,不太可能通过机构调整实现陡然改变。
中国的快速发展必将带来各领域支出的普遍上涨,此外每年的通胀率几乎不可能降为零,除非发生通缩。那么在周围开支都上涨的大环境下,只要“三公经费”只降不升,哪怕实现了“持平”,本届政府连续5年下来,就积累出“三公经费”实质的降。
中央政府“花钱”受到民众的监督和管理,这是中国几千年政治的新鲜事。毫无疑问中国全社会都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它需要持续的磨合和改进。重要的是中国已经形成这样的总意志,它必将创造越来越多配合上的积极和主动。中国的这项改革前景是光明的。▲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