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仕斌:日本家电溃败是大势所趋?

2013年03月13日 10: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根据松下与夏普发布的财报来看,其业绩呈回暖迹象,松下恢复盈利,夏普亏损亦收窄。众所周知,曾将让日本引以为豪的家电产业在2012财年并不乐观,关厂、裁员、亏损等字眼始终伴随着松下、夏普、索尼、东芝等让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品牌。尽管这些企业在2012年10月至12月第三财季的经营上有所起色,甚至出现了季度性的扭亏为盈,不过,这似乎并非企业运营的明显好转。夏普的主要产品液晶电视第三财季销售仍大幅下滑。索尼尽管亏损额收窄,但仍落得了公司连续第八个季度的净亏损。而东芝的家电业务第三财季仍亏损13亿日元,数码产品更亏损124亿日元。

    日系家电的种种迹象带来了新一轮的业内探讨。有人认为日系家电即将迎来又一个春天,也有人说这是最后的回光返照。但笔者认为,日本家电企业业绩回暖的前提须是经济回暖,否则,仅依据企业本身的造血能力,日本家电企业想要东山再起怕是无力回天。

    从产业前景来看,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寻找到合适的土壤。产业转移曾是欧美家电企业早年寻找土壤的必由之路,从日本到中韩再到东南亚,以成本为导向,不断寻找更适合更廉价的生产基地。纵观世界家电,从兴起到发展前前后后历经100多年,由最初的欧美国家到日本再到中韩,家电行业基本上划分为五个系别,美国系、欧洲系、日本系、韩国系、中国系。而今,日系家电的惨败,中韩的崛起,东南亚地区的发展,都表明日本土壤早已不适合家电企业的生态发展。日本家电企业欲重振雄风,怕是难上加难。

    从竞争环境来看,日本家电与韩国家电相较而言,前者不管是松下、索尼、东芝,还是夏普、三洋、日立等家电品牌,就像一个松开的五指,多而散,细而无力;韩国的家电品牌,像三星与LG,就像一个紧握着双手的拳头,铿锵有力,由韩国举全国之力进行打造。与中国家电相比,日本家电缺少的是“阵地”优势:中国家电背靠本土的巨大市场,又依附着适合发展家电的土壤,显得日系家电毫无优势。况且日企仍旧坚守“硬件”,而没有在“IT化”等软件实力方面着力,加上自身造血能力仍未恢复,因此更无优势可言。

    如今,日本在硬件技术上的优势在当前的产业环境下已不再是优势,而其又不擅长软件。在这种局面下,日本家电企图通过压缩费用、削减成本、资产出售、提高资产利用率等方式来扭转乾坤是不可能的。日本本土环境也是制约日本家电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口老龄化问题一直困扰着日本,同时,也困扰着日本家电企业。相对缺乏的青年劳动力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也降低了企业的创新力。而科技是企业发展的血液,没有新血液的输入,企业就很难在与时俱进的产业洪流中站稳脚跟。尽管日本家电在彩电方面长期保持优势,但在白电方面却是一片空白,长此以往,这种单腿走路的产业模式弊端就会慢慢显现出来。

    我们知道,企业的发展要国家大环境的背景作为依托。作为一个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资源的枯竭也是日本的难言之痛。日本是个高负债国家,政府给予企业的支持有心无力。没有了政策的支持,自身造血能力又不具备,日系家电企业回暖或许只是昙花一现。(洪仕斌)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日本家电业能否走出“寒冬”

 

日本家电巨头巨亏的警示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