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俐:让网络立法成为“钓鱼网站”的终结者

2012年12月30日 05: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和直接的经济损失。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信息安全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块顽疾,也是影响互联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

    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使得人们的消费习惯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网络购物、网上支付俨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仅支付宝在今年“光棍节”一天交易额就达到191亿元之巨。

    “双11”、“双12”这样的日子,除了引来大量想淘便宜货的“网购族”之外,也为钓鱼网站趁机钻空子提供了“机遇”。一些不法分子以“淘宝”等知名网购平台为仿冒对象,打着“低价”、“零元”、“秒杀”等旗号,通过短信、微博等一些即时通讯工具传播钓鱼网站。据今年6月份的一项统计,此前一年时间,全国就有6000万网民因网络欺诈损失300多亿元,30%的网购者曾遭遇钓鱼网站攻击。

    由于网络诈骗的查处成本比较高,借助于网络的虚拟性和超时空性,钓鱼网站通常不易被司法机关察觉,于是钓鱼网站正日益成为一些不法分子骗取个人信息从而谋取暴利的主要途径。  

    在各类钓鱼网站中,以网上银行网站被钓鱼网站劫持的后果最为严重,一旦中招就会导致银行账户被洗劫一空。最近,安徽桐城的章先生一不小心就上了“钓鱼网站”的当,他收到提醒银行卡升级测试的短信,点击链接网址,上网仅仅十几分钟,账户上的44万元就不翼而飞。

    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规模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我们的网络文明似乎还远远没有跟上。在网上购物规模迅猛增长的背景下,堵住网上交易的安全管理漏洞已成为公众最为关注和忧虑的问题。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需要更多有责任的互联网企业、社会机构、网民参与其中。在提倡网络责任的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应该紧随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法律法规,可以为互联网的依法管理提供有力的“武器”,成为网络钓鱼、欺诈犯罪活动的终结者。网络道德与网络法制的双管齐下才能让网络走出“虚拟世界”,走进每个人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现实世界。(王心俐)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网络并非言论理想国 实名制让"谣言"止于监管

 

移动互联存隐忧 如何提升手机上网"幸福指数"?

 

无规矩难成方圆 网络安全须法律守护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