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吉伟:逾两成企业停产 需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

2012年11月21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日前,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了第二十次“企业经营者年度跟踪调查”结果,显示逾两成企业停产或半停产,这表明当前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经济自主增长动能仍不强。

    这两年企业经营压力是空前的。去年在需求尚且充足的背景下,企业对于生产成本高企尚可接受;今年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就面临生存的压力了。尤其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面临订单不足、融资难等多重考验,它们的生存困境尤其严峻。在经营困境压力下,企业投资意愿和用工意愿都在下降,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依然不坚实。

    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速继续走低,9月份、10月份宏观数据略有起色,消费、投资、出口增速有所加快,显示出我国经济逐步企稳的迹象。这是“稳增长”政策效果的显现,同时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季节性因素等也发挥了作用。

    总体看,消费增速保持稳定,但是私人投资需求略显不足、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差距在缩小、占固定资产投资较大比重的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下滑。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反弹主要有赖于刺激政策推动,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

    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看,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经营压力不同于2008年金融危机。如果说去库存周期、外部需求不足等短期因素将随着刺激政策效果显现和国际经济好转有所淡化的话,那么一些中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需要冷静面对。

    一方面,去产能和去杠杆的要求可能限制企业发展。今年,在整体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企业产能过剩问题暴露出来,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很低,行业整体面临生存危机。因此,部分行业面临优化生产结构,淘汰过剩、落后产能的抉择。同时,一些企业在上一轮经济刺激中所建立的财务高杠杆暴露出不可持续性,一部分中小企业已因此倒闭破产,还有一部分企业勉强维持。同时,较高的财务费用支出依然对企业形成较大压力,企业资产负债表面临“瘦身”去杠杆化过程。所以,去产能和去杠杠化是一个逐步而且缓慢的过程,对企业发展也将形成一定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正处在又一个历史转折点,企业外部经营环境逐步发生着一些实质性的变化——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速放缓,面临人口结构的变化;土地、石油等资源稀缺性上升,自然环境承载粗放式发展的能力下降,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上升的变化;经济潜在增速放缓,由高速增长逐步过渡到适速发展阶段,面临经济增速趋势性的变化;行业、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差异加大,面临社会矛盾进一步膨胀的变化。这些社会实质性变化,尤其是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逐渐提高,将会加大企业综合经营压力,也会削弱部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企业应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不仅要重新评估上述内外部因素对于企业经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影响,并且要在新的背景下制定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够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所面临的生存发展考验必将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因而政府部门也需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企业成长和发展环境,逐渐降低企业税负,完善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度过困难时期。(袁吉伟)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梁瑜: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 助推企业科学发展

 

朱宏任:应对中小企业当前困难需要新政策

 

让企业成为创新驱动主体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