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在第七届新人力论坛上发布的《2011中国薪酬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升反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低于GDP增长率0.8个百分点。
当下很多专家认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出现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不升反降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收入分配改革严重滞后。
说得确实没错。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从2004年开始启动,八年来“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至今一个具体方案也没能拿出来,难度之大堪比上“蜀道”。收入分配改革美其名曰是调节收入差距,说白了就是“劫富济贫”。
同样是一块儿蛋糕,少部分人以前分的蛋糕大,大部分人分的蛋糕小,现在的改革要扭转这种情况。以前分得少的人现在要分得多了,这个肯定没有阻力,这些人会举双手双脚赞成,恨不得马上改。问题是以前分得多的人,现在要分得少了,那阻力可就大了。
古往今来,革别人的命常见,革自己的命少有。在“权钱联姻”的语境下,掌握话语权的既得利益集团必然理直气壮地反对改革。
或许我们只能报以“一声叹息”,这就是你我生活的时代,这就是两千多年来很难改变的“国情”。
暂且抛开收入分配改革的争论,目前提高居民收入确有三种可以实行的方法:一是企业提薪,即企业加快提高职工工资的步伐;二是稳定并逐渐降低财政收入增速,即政府预算收入增长速度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持续的水平上;三是减轻企业负担,即地方政府要减少对企业的各种收费,提高企业增加职工工资的能力。
以上说的都是“术”,现在来谈谈“道”。这个“道”是什么?也就是中国经济30多年来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逐渐限制行政权力、保护私有产权,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
近年来,有一种“怀旧”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很多人怀念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认为那时官员贪污腐败少、人们贫富差距不大,并且人的“生老病死、吃喝拉撒”都是国家包管,他们把当下社会出现的种种丑恶现象都归咎于市场化改革。伴随着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明君”情结,市场上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加强政府的权利、加强行政机关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就成了所谓的主流民意。
贫富差距是市场经济里的正常现象,“大锅饭”式的计划经济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但贫富差距过大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那问题出在哪呢?出在市场化改革不彻底,经济改革没有完全到位,行政权力干预民间正当经济活动,造成广泛寻租。
比如像大型国企和央企的行政垄断,他们员工的高工资广受诟病。不是因为他们的员工素质有多高、多敬业;企业提供的产品有多好,创造的价值有多大,而是因为他们通过国家的行政权力不让其他有能力的竞争者进入,消费者只能买他们提供的东西。这种高工资、高利润代表的不是他给别人创造的价值。试想,如果少一些行政垄断、限制自由竞争的话,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服务。
所以,不论是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还是缩小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抑或是减少经济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办法只有一个: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约束权力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经济资源的支配,革除“打土豪分田地”的惯性思维,切实保护私有产权,建立基于规则的市场经济体制。(子房先生)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居民收入不升反降,中国薪酬给收入分配改革一鞭子
为什么只顾着刺激消费,没想到刺激收入?
增加居民收入靠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和减负
(责任编辑:武晓娟)